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许家昂, 郝文源, 陈英民, 杨淑慧
    2017, 26(4): 385-389,394.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初步探讨放射性指标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指导值生活饮用水的分析测定和评价。方法 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放射性指标》(GB/T 5750.13-2006)和《水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方法》(GB/T 16140-1995)等测量方法进行了测量,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饮用水水质标准第4版》进行初步探讨分析和评价。结果 4件生活饮用水样品中有4件总α、3件总β活度浓度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指导值,进一步使用γ能谱分析方法测量了镭-226、钍-232、钾-40、铀-238和铅-210活度浓度,初步估算居民通过饮水所致年有效剂量均超过0.1 mSv。结论 超指导值生活饮用水应全面分析镭-226、钍-232、钾-40、铀-238、铅-210和钋-210等与总放水平相关的核素;尽快修订或制定超指导值生活饮用水的评价标准。
  • 论著
    薛娴, 尉可道, 赵洪峰, 徐辉, 王建超, 岳保荣
    2017, 26(4): 390-394.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五种临床介入程序中,职业人员眼晶状体所受辐射剂量水平。方法 选择四家医院进行五种介入程序实验,将光致发光剂量计(OSL,材料Al2O3:C)分别佩戴在介入职业人员的眼睛附近,记录治疗过程中透视时间、累积剂量和剂量面积乘积(DAP,Dose-Areas Product)等参数,测量用所得的个人剂量当量Hp(0.07)值估算不同程序治疗过程中不同术者的左眼,右眼以及两眼中间的眼晶状体剂量,并与治疗过程的记录值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统计计算介入职业人员眼晶状体剂量,五种介入程序-冠状动脉造影(CA,Coronary Angiography)、冠状动脉成形术+植入术(PTCA+PCI,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an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脑动脉瘤、心脏起搏器、心脏射频消融,年平均当量剂量分别为15.12、11.59、8.64、36.10、12.78 mSv。其中操作者在做起搏器治疗时眼晶状体受辐射剂量最高。结论 职业人员在起搏器治疗时所受剂量超过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最新推荐的眼晶状体剂量限值(20 mSv)。同时通过统计学分析得,不同的治疗类型、透视时间、累积剂量、DAP,职业人员的眼晶状体剂量也不同。因此,介入职业人员应尽量减少操作时间,加强对眼晶状体的防护。
  • 论著
    苏静, 冯泽臣, 孟斌, 李海亮
    2017, 26(4): 395-397,400.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X射线探伤室的辐射屏蔽计算方法,为职业照射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积累放射防护屏蔽经验。方法 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250给出的计算方法,对某探伤室的设计进行屏蔽优化。结果 经计算,探伤机房的屏蔽墙体、室顶及防护门等均可进行相应的放射防护优化。结论 依据GBZ/T 250进行X射线探伤机房屏蔽设计能够实现防护最优化的目的。
  • 论著
    邓君, 王拓, 范胜男, 王军, 刘晓惠, 安晶刚, 王燕君, 马剑锋, 孙全富, 苏旭
    2017, 26(4): 398-400.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并分析2015年度我国医学应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卫生计生委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系统-外照射个人监测管理子系统"采集我国医学应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等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2015年度共采集214 860名医学应用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等相关数据,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429 mSv。其中,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介入放射学和其他6类职业类别的人均年剂量分别为0.423、0.326、0.538、0.321、0.542、0.407 mSv。6种职业类别人均年有效剂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均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类别(P<0.05)。结论 医学应用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满足国家标准要求。核医学、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相对偏高,应进一步加强相关辐射防护措施、设施等,保护其职业健康。
  • 论著
    闫冬, 何映雪, 丁库克, 姜晓燕
    2017, 26(4): 401-403.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我国某铀矿周边地区5种蔬菜产品中铀含量水平,为这一地区环境中铀放射性水平和食品安全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集矿区内外和农田表层土壤,以及农田中常见食用蔬菜,采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进行铀含量检测。结果 所采集的蔬菜样品中油麦菜可食用部分含量最高为1.09 μg/g,香菜可食用部分含量最低为0.0850 μg/g,所采蔬菜样品中铀含量均未超过标准限值,处于安全水平。研究区农田土壤铀含量处于背景值水平,土壤中铀含量为安全水平,尾矿渣堆积库和周边道路旁为高值区。结论 研究区农田土壤和食品中铀含量处于安全水平,未被污染;尾矿渣堆积地和矿渣周边运输道路已污染,需进一步采取治理措施。
  • 论著
    傅强, 王璐, 刘芳, 许家昂
    2017, 26(4): 404-407.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医科达生产的6、10、15 MV高剂量率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的主要屏蔽体防护核算进行探讨。方法 根据《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第2部分: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机房》(GBZ/T 201.2-2011)等提供的有关方法进行防护核算。结果 10 MV 2200 cGy/min和15 MV 600 cGy/min X射线对某一加速器治疗室主屏蔽(如北墙)厚度应分别为2590、2624 mm;对副屏蔽(如南墙)厚度应分别为1240、1138 mm;散射角20°时,10、15 MV X射线经患者一次散射对北墙主屏蔽直接相连的次屏蔽区(厚度1840 mm)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分别为4.89、3.05 μSv/h;防护门应至少为110 mm含硼5%聚乙烯(内层)和17 mm Pb (外层)。结论 对医科达生产的6、10、15 MV高剂量率某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周围墙体和顶板主屏蔽防护可只对X射线15 MV 600 cGy/min进行核实;副屏蔽只对X射线10 MV 2200 cGy/min进行核实(应注意患者一次散射散射角的影响,可适当调整至30°);防护门屏蔽核算则对15 MV 600 cGy/min治疗状态下进行防护核算;不需要对6、10、15 MV 3种治疗模式逐一核算。
  • 监督与管理
  • 监督与管理
    郝欣欣, 阮水富, 于信波, 汪莹, 周维
    2017, 26(4): 408-409,417.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天津市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放射防护相关知识培训的效果,有效推动放射防护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工作的开展。方法 随机选取天津市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培训前、后分别进行放射防护知识、信念、行为(KAP)问卷调查,采用赋值法对问卷评分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的知识、信念、行为三部分培训后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其中,培训对知识知晓的提高效果最大;培训前、后在对放射防护三原则依从性、个人剂量监测必要性以及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必要性的信念认同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主动告知受检者放射危害、主动为受检者使用防护用品、主动为陪检者使用防护用品以及主动参加放射工作人员知识培训的行为上变化最为显著。结论 定期开展放射防护相关知识培训,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放射防护的知识水平,强化其信念,规范其防护行为,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放射诊疗事故发生,保障放射诊疗质量和安全。
  • 监督与管理
    任庆余, 张延华, 赵进沛
    2017, 26(4): 410-411,423.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进一步提高核医学放射防护安全水平,实现规范化管理。方法 根据ISO9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照医院和科室实际情况,设计质量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及通用文件、程序文件、核医学工作文件、质量记录表。结果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几年来,保证了患者放射防护安全,规范了医疗行为,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有效防范了医疗风险。结论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到核医学放射防护管理中,实现了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有效促进了科室管理水平的提升。
  • 监督与管理
    高峰
    2017, 26(4): 412-413,423.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增强核安全文化在核技术利用领域的适用性,提高辐射安全管理水平。方法 介绍核安全文化的基本理论,结合核技术利用实际进行分析。结果 对辐射安全监管部门、核技术利用持证单位和辐射工作人员提出了核安全文化建设要求。结论 核技术利用行业开展核安全文化建设十分必要,但需要新的尝试和实践。
  • 剂量与防护
  • 剂量与防护
    王芳, 周学文, 周月泉, 周文珊, 易文峰, 邓君, 王拓
    2017, 26(4): 414-417.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湖北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2010-2014年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及分布情况的分析,促进放射性职业照射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以2010-2014年间委托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的单位中的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为研究对象,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16)的要求,采用热释光方法监测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当量Hp(10)。结果 五年内,放射工作人员平均年集体有效剂量为2.83人·Sv,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54 mSv/年。其中,90%以上的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小于1 mSv,年有效剂量位于测量系统最低可探测水平与1.0 mSv之间的人数最多。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不同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中,人均年有效剂量较大的为介入放射学、核医学和工业探伤。结论 在现有的放射防护措施下,湖北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呈逐年降低的趋势,且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但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等非隔室操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相对较高,表明其防护现状值得进一步重视与加强。同时,部分非医用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现状也不容忽视。
  • 剂量与防护
    彭春玲, 张梦龙, 张翼
    2017, 26(4): 418-420.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测量并估算儿童摄影中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在对照剂量参考水平(DRL)的基础上评价儿童所受辐射是否超限。方法 选取255名年龄在0-18岁来影像科摄影检查的儿童,检查部位包括胸部、头部、骨盆、脊柱,测量每次摄影患者的体表入射剂量(ESD)。测量仪器采用热释光剂量计。按年龄和检查部位分组,计算各组平均ESD,然后利用文献中提供的转换系数估算有效剂量。结果 除胸部摄影外,实验所测大部分平均ESD值低于NRPB和EC所建议的DRL。结论 在儿科摄影中,患者所受剂量不应超出DRL;应尽量采取优化措施降低不必要的辐射剂量。
  • 剂量与防护
    张燕, 张珂, 叶成, 李炜
    2017, 26(4): 421-423.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2016年参加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增强该项工作的技术能力。方法 全部根据《全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系统比对方案》的要求进行。结果 本次实验室参加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结果合格。结论 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运行正常,能够满足工作需要,但仍然需要加强质量控制,规范化操作,不断总结分析,提高实验室的监测能力。
  • 剂量与防护
    周文明, 战景明, 郝杰
    2017, 26(4): 424-425.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根据泰勒公式和伯杰公式计算常用各向同性点源的累积因子,比较两种计算结果。方法 利用泰勒公式和伯杰公式分别计算137Cs和60Co放射源在铅屏蔽设计中的累积因子。结果 对于137Cs和60Co放射源,μd在1~20之间时,利用泰勒公式计算累积因子均大于利用伯杰公式计算累积因子。结论 在辐射屏蔽设计中,μd在1~20之间时,利用伯杰公式计算137Cs和60Co放射源的累积因子所需屏蔽厚度较泰勒公式小。
  • 剂量与防护
    高泽宇, 朱建国, 杨淑慧, 宋钢
    2017, 26(4): 426-428.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13台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SPECT)设备26个探头固有均匀性性能进行测量并分析,探讨其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 根据2007版NEMA (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标准及各厂家标准,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对SPECT设备固有均匀性性能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固有积分均匀性合格率为61.5%,固有微分均匀性合格率为92.3%。结论 固有均匀性是保证SPECT设备的图像质量的重要指标,必须按照规定对SPECT固有均匀性进行质量控制。
  • 剂量与防护
    赵小爱, 武凤娇
    2017, 26(4): 429-430.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高本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能力和水平。方法 2016年度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比对方案。结果 五组比对结果与组织者提供的参考值的偏差,其中三组在±5%以内,两组在±15%以内,综合判定本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结果为合格。结论 本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良好,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 剂量与防护
    齐洪志, 高凯, 尚革
    2017, 26(4): 431-432.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计算,对医院放疗中心拟建Co-60腔内治疗机建设项目的工作场所进行的防护屏蔽设计进行评估,预防、控制辐射危害,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及辐射防护基本原则进行设计计算。结果 以γ射线为概述影响Co-60腔内治疗机机房屏蔽体厚度的因子,以此确定屏蔽计算公式。结论 Co-60腔内治疗机建设项目的辐射防护设施屏蔽基本满足建筑设计卫生学要求。
  • 辐射环境
  • 辐射环境
    李夏, 马永忠, 武云云, 孙亚茹
    2017, 26(4): 433-436.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某核设施周围室内氡浓度水平及其分布状况,为人群的辐射健康影响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北京某核设施周围10 km范围内的住宅和办公区33个室内监测点,分别在非采暖季和采暖季采用固体径迹法累积测量室内空气氡浓度。结果 非采暖季室内空气氡浓度总体平均值为48.5 Bq/m3,范围值为30~74 Bq/m3;采暖季室内空气氡浓度总体平均值为71 Bq/m3,范围值为50~108 Bq/m3;各楼层之间室内空气氡浓度平均值无明显差异。结论 采暖季室内氡浓度高于非采暖季,应加强和改进室内通风措施以降低和控制室内氡的健康危害。
  • 辐射环境
    周更明, 吴雪梅, 何宗喜, 杜波
    2017, 26(4): 437-438,444.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某企业192Ir射线探伤机运输、野外探伤作业及存储操作时的周围环境辐射水平,分析探伤活动的安全性。方法 根据γ射线探伤活动辐射特征,参照相关标准,使用FD3013B型智能化X-γ辐射仪对该企业探伤活动三个环节开展探伤机周围空气比释动能率监测。结果 运输车辆周围监测结果为0.05~24.79 μGy/h,探伤作业时周围监测结果为0.05~0.27 μGy/h,暂存库外表面最大值为0.99 μGy/h。结论 该企业探伤活动三个操作环节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护管理建议。
  • 辐射环境
    胡建伟, 戴瑜
    2017, 26(4): 439-442.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笔者在环评和检测的实践中,发现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放射性衰变池存在各种问题。根据放射性衰变池暂存放射性废水的特点,探讨衰变池从选址、屏蔽、防渗漏、容积和取样检测方面的合理设置,拟以此进一步促进放射性废水的安全处理。方法 结合工作实际,探讨衰变池从选址、屏蔽、防渗漏、容积和取样检测方面的合理设置。结果 将衰变池设置存在的共性问题逐一讨论,以便于从源头解决放射性衰变池的各种问题。结论 对放射性衰变池和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
  • 辐射环境
    王虹, 沈勇君, 石梦蝶, 白文娟, 刘华牛
    2017, 26(4): 443-444.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各站段的氡浓度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价,初步掌握该轨道交通重点区域的氡浓度水平。方法 对室内氡浓度水平进行监测、评价,并估算氡所导致的地铁内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结果 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由于氡所致人体年有效剂量为0.14 mSv。结论 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人员由于氡的照射受到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小于GB 18871-2002给出的剂量限值,低于公众年有效剂量安全范围。
  • 辐射环境
    张珂, 叶成, 黄强
    2017, 26(4): 445-446.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重庆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与职业健康检查情况。方法 采用调查法收集全市各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信息。结果 重庆市各医疗机构对个人剂量计的佩戴和职业健康检查的重视程度不一样。结论 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市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可以从提高各医疗机构的放射安全意识和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着手。
  • 辐射环境
    王志煌, 王建国
    2017, 26(4): 447-448.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实际测量调查,了解某口岸不明集装箱样品放射性污染水平。方法 用使用Identifinder-N型X、γ剂量率仪、GC4019型高纯锗同轴γ谱仪进行放射性核素分析。结果 部分样品环境γ外照射明显高于环境本底水平。结论 加强对异常放射性集装箱样品的辐射安全管理。
  • 辐射环境
    朱剑葱, 林涌钦, 张怡, 罗晋甘, 王小强
    2017, 26(4): 449-450,452.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和掌握深圳地区放射工作单位室内的γ辐射累积本底剂量及动态变化情况,为评价和估算深圳地区γ室内辐射本底水平及居民外照射吸收剂量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LiF (Mg、Cu、P)热释光剂量元件测定每个季度的累积剂量,再统一转换为一个月的累积剂量进行比较。结果 2013-2015年3年放射工作单位室内γ辐射累积剂量平均值为分别为0.142 mSv/月、0.135 mSv/月、0.130 mSv/月,大鹏新区和坪山新区放射工作单位室内γ辐射水平略高于深圳其它各地区,但处于正常本底水平范围内。结论 三年深圳市放射工作单位室内γ辐射累积本底剂量变化不大,在正常γ辐射本底范围内。
  • 辐射环境
    秦欢, 常明杰, 王蕾
    2017, 26(4): 451-452.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更好地监控国控点黄河水山东段水中镭-226放射性水平,掌握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中镭-226放射性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通过对2012-2016年国控点黄河水山东段济南泺口和东营入海口2个点位进行连续采样监测,采用氢氧化铁-碳酸钙载带射气闪烁法对样品水中镭-226分析。结果 黄河水济南泺口和东营入海口水中镭-226放射性水平枯水期平均值分别为8.15 mBq/L和7.60 mBq/L,丰水期的平均值分别为7.58 mBq/L和5.70 mBq/L。结论 黄河水山东段济南泺口和东营入海口水中镭-226放射性水平处于本底水平。
  • 辐射与健康
  • 辐射与健康
    张杰, 郝世宾, 杨子栋, 任阳, 王娜, 李绍静, 徐萍, 张京战
    2017, 26(4): 453-455.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射线对放射工作人员的遗传损害,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对廊坊市1365名放射工作人员采用微量全血常规培养法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标本,观察并记录微核,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65名放射工作人员,共检出微核621个,检出率为0.45‰;391人有微核检出,阳性率28.6%;有57人微核超过3‰,超标率4.2%。随工龄增长,放射工作人员微核检出率、阳性率、超标率均有上升趋势(χ2=59.874、10.045、15.017,P<0.01);不同单位放射工作人员在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阳性率、超标率上均不同(χ2=41.385、43.448、11.857,P<0.01);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在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阳性率上存在差异(χ2=19.928、23.539,P<0.01)。结论 长期低剂量职业照射会对放射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遗传损害,应以乡镇医院及其它医疗单位、工业探伤企业为重点,加强放射防护工作。
  • 辐射与健康
    石建华, 赵小爱, 石建忠
    2017, 26(4): 456-457.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用不稳定性畸变估算生物剂量,有效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生物剂量估算的能力和水平。方法 参加2014年全国生物剂量质量控制比对。结果 本实验室生物剂量质量控制比对结果为优秀。结论 本实验室生物剂量比对整个质控过程良好。
  • 辐射与健康
    雷翠萍, 陈惠芳, 付熙明, 袁龙
    2017, 26(4): 458-460.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核电站事故情况下的心理援助方法。方法 分析了核事故导致心理恐慌的主要原因,全面的介绍了核电站事故下,心理援助的方法。结果 核事故的心理援助应从方案制定、机制建立、人员培训、公众宣传教育、应急期和恢复阶段的心理援助活动等方面做好相关工作。结论 心理援助是核事故卫生应急准备和响应的重要工作,相关部门应大力加强核事故心理援助的准备工作。
  • 辐射与健康
    曹磊
    2017, 26(4): 461-463.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测算某输水隧洞作业人员氡子体的累积暴露量,探讨氡引起的职业照射水平与致肺癌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氡和氡子体测量仪器,对现场关注点的氡及其子体水平进行了测量,采用被动式累积探测器对隧洞内氡、钍射气浓度水平进行了检测及数据分析。结果 隧洞内关注点氡及平衡氡浓度分布呈现了凌晨高于午后的特点,初步分析了隧洞中氡及钍射气来源,氡子体总暴露量约为49.7 WLM,估算有效剂量约为497 mSv。结论 从氡及其子体暴露的个案角度分析,在较短的时间内,作业人员接受氡及其子体暴露量的迅速增加。考虑到同时处于恶劣的隧洞施工条件下(单向掘进通风不良,生产性粉尘暴露量高,隧洞内未采用防氡、降氡措施,引水隧洞内气溶胶水平居高不下等),高氡子体暴露和生产性粉尘(游离SiO2和ThO2)对职业性肺癌可能具有协同作用,亟需开展职业性肺癌危害的进一步研究。
  • 辐射与健康
    沈青, 纪灏, 吴烨青, 崔茜, 李琳, 陈飙, 易艳玲
    2017, 26(4): 464-465,468.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测量临床核医学科常见诊断核素99mTc和18F所致受检者周围辐射剂量水平随距离和时间变化情况,为补充丰富临床核医学外照射剂量数据以及为临床核医学诊断过程中密切接触者的辐射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测量核素99mTc和18F检查受检者摄入核素后0~24 h内不同距离处辐射剂量率水平,同时测量24 h内受检者体表辐射累积剂量,并测量受检者24 h床四周辐射剂量场,并对受检者体外0.5 m和1 m处摄药后24 h内的累积辐射剂量进行估算。结果 30例18F和30例99mTc检查患者平均给药活度分别为8 mCi和25 mCi,对于18F和99mTc检查患者,其施药时1 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平均值分别为26±6 μSv/h和20±6 μSv/h。略高于相关国际标准推荐值。24 h内体表平均辐射累积剂量测量值分别约为244 μGy和353 μGy,床周累积剂量测量值分别为25 μGy和38 μGy。结论 18F和99mTc刚施用时所致受检者1 m处体外辐射剂量率与国际标准推荐值可比,24 h后基本降低为环境本底水平。本项目对不同时间段的接触者的辐射剂量进行评估可指导相关人员进行辐射防护。
  • 辐射与健康
    许建, 尚杰, 程序瑞, 李卫国, 韩秀梅
    2017, 26(4): 466-468.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对济宁市工业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指标的影响,保障工业受照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及针对性地改善防护措施。方法 取209名工业放射工作人员作为调查组,88名非放射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外周白血细胞计数、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细胞微核率检测及眼晶状体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工业放射工作人员年均剂量0.273 mSv;调查组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细胞微核率均高于对照组人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工业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损伤部分指标异常率高于对照组人员,建议根据工作条件针对性改善工业放射防护措施。
  • 医疗照射
  • 医疗照射
    伍雅婷, 石梦蝶, 闵之藤, 王虹, 沈勇君, 白文娟, 刘华牛
    2017, 26(4): 469-471.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开展对医疗卫生机构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以及其所在场所的防护安全情况进行监测,以确保放射诊疗设备的运行状态,并有效保护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身体健康。方法 选取12家医疗机构,共42台放射诊疗设备,42个放射诊疗工作场所,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其进行质量控制与放射防护监测,并对相关151名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计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除某二级医院的一台X射线机(CR)影像质量控制4个项目:管电压指示的偏离、曝光时间指示的偏离、光野与照射野四边的偏离、光野与照射野中心的偏离不合格外,其余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结论 应继续加强管理、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医用放射诊疗设备的正常运行与辐射安全。
  • 医疗照射
    鲁旭尉
    2017, 26(4): 472-473.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后装治疗辐射源的质量保证方法。方法 将新的后装治疗辐射源的质量保证方法与目前常用的胶片法进行比较。结果 新方法利用视屏记录分析可以直接测量,不需要使用胶片、黑度计、胶片扫描仪等设备,具有操作简单、直接,误差小,使用成本低的优势。结论 新的测量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各个后装机的质控中。
  • 辐射与安全
  • 辐射与安全
    赵绍宁
    2017, 26(4): 474-474,481.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现行国家标准中CT屏蔽防护要求提出修改建议。方法 通过X射线摄影与CT扫描辐射强度与剂量对比,探讨GBZ 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对CT机房屏蔽要求的缺陷。结果 对比发现CT扫描辐射强度和剂量均明显高于X射线摄影,但CT机房辐射防护要求却低于后者。结论 现行标准中CT机房防护要求低于X射线机房是不合理的,应予修改。
  • 辐射与安全
    李绍海, 叶建阳
    2017, 26(4): 475-477.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减少工业射线探伤室在评审时的意见分歧。方法 对工业射线探伤室迷宫小门和储源间小门的屏蔽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9 MeV以下加速器探伤室,当采取"Z"型迷宫时,通常采取4 mm铅板小门已经满足要求;γ射线探伤机表面辐射对探伤人员的辐射总量指标贡献量很少,不需过度防护。结论 探伤室迷宫小门的厚度需要经过计算确定;探伤室防护计算书应对储源间的设计限值给予说明。
  • 监测技术
  • 监测技术
    严文勋, 封亚辉, 周宇航, 许新春, 郑建明, 戴东情, 徐松, 陈进, 毛欣
    2017, 26(4): 478-479,492.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密封时间对锆英砂中天然核素比活度测量值的影响。方法 分别密封0、1、4、7、11、15、20和30天,采用HPGe γ谱仪测量锆英砂中四种天然核素238U、232Th、226Ra和40K的比活度,评价密封时间对测量值的影响。结果 密封时间对锆英砂中238U、232Th和40K的测量值基本无影响,对226Ra的影响小于2%。结论 对锆英砂的天然核素分析可以即刻进行,不必密封等待。
  • 职业卫生
  • 职业卫生
    廖秀峰, 宋芳, 何华
    2017, 26(4): 480-481.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地区部分使用含密封源仪表的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现状,为放射源监督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地区三家工业企业的144台含密封源仪表的周围剂量当量率现场检测。结果 含密封源仪表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均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但剂量水平分布不均匀。结论 含密封源仪表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基本不会对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的造成永久性损伤。
  • 职业卫生
    宋向荣, 赵娜, 周志洋, 蔡婷锋, 刘晓勇, 黄丽容, 刘秋英, 黄建勋
    2017, 26(4): 482-485.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正己烷接触工人外周血红细胞血影蛋白(Spectrin,Sp)表达的情况,并探讨其作为反应职业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神经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 以广东省某市某精密玻璃企业8名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检测工作场所空气和工作物料中有毒物质的浓度,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工人外周血红细胞Sp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己烷接触工人所在的工作场所中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1,2-二氯乙烷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ime-weighted average,TWA)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采集的8个物料中有4个物料正己烷相对百分含量分别在0.3%~13.9%之间。4名正己烷接触工人中,有3名出现明显的周围神经损伤,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提示神经源性损伤,诊断为重度职业性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4名办公室工人所在工作场所空气中均未检测出正己烷及其同系物和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体检均未有异常发现。4名正己烷接触工人的外周血红细胞Sp蛋白含量低于办公室工人(P<0.05),且有2例正己烷中毒工人Sp蛋白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正己烷中毒工人外周血红细胞中Sp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提示Sp蛋白可作为反应正己烷所致神经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 职业卫生
    檀丽, 周宁, 吴振宇
    2017, 26(4): 486-487.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某医院核医学科平面布局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造方案。方法 江西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放射防护评价小组在现场系统调研和勘察的基础上,结合院方提供的资料,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分析该核医学科原平面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造方案。结果 该核医学科按文章中提出的方案改造后,可以成功构建医患双通道,并使其工作区域相对独立,主要功能用房配备更加齐全等。结论 良好的平面布局对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平面布局是放射防护评价中的重要部分。
  • 职业卫生
    周含, 沈泽天, 沈君姝, 陈俊婷, 朱锡旭, 李兵
    2017, 26(4): 488-492.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文主要通过测量本院引进的一台移动式术中电子线加速器放疗系统周围的辐射水平,确保设备的辐射安全。方法 在最大的辐射状态下,垂直角度,左右45°条件下,运行术中加速器,测量加速器机房周围的辐射水平。结果 加速器的运行,导致加速器手术室及周围的辐射水平大幅上升,垂直向下方向,最高达60 μSv/h,45°方向略小于垂直方向;靠近加速器中心的手术室墙面辐射水平较高。结论 术中放疗机房经过特殊改造,符合相关国家辐射水平的标准,简要介绍本院最新术中放疗设备Mobetron 2000机房的改造,以及环评验收等一系列流程,同时为设备的正常投入使用建立基本的质量保证。
  • 职业卫生
    刘磊, 张岭, 李鹏飞, 殷春许, 唐昆, 程婷婷, 潘维嘉, 曹洪娟
    2017, 26(4): 493-496.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某医院医学影像中心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及其控制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以保障放射工作人员、患者或受检者和周围公众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方法 采用放射卫生学调查、辐射水平检测、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检查、统计学分析等方法,对放射机房屏蔽设施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设备安全装置、辐射检测水平、放射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及放射卫生管理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该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放射防护设施和放射卫生管理措施基本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放射机房外辐射水平检测结果范围在0.13~0.17 μSv/h。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年有效剂量在0.10~1.92 mSv之间,2016年人均年有效剂量较2015年有所升高(t=-2.27,P<0.05)。放射设备质量控制检测结果符合相关标准。放射机房中为受检者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数量不能满足防护需要。结论 该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按要求整改后正常运行,能够保障放射工作人员、患者或受检者和周围公众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 职业卫生
    唐红, 武国亮, 张炳祥, 旷景莹
    2017, 26(4): 497-498.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医院现有预留旧加速器机房进行放射防护屏蔽改造以满足新购买的加速器的技术指标对机房的要求,以达到标准《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第1部分:一般原则》(GBZ/T 201.1-2007)、《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第2部分: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机房》(GBZ/T201.2-201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规范第2部分:放射治疗装置》(GBZ/T 220.2-2009)的防护要求。方法 依据国家标准《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第2部分: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机房》(GBZ/T201.2-2011),用新购置的加速器技术指标在现有旧机房的机房面积及高度尺寸,计算出有用束主屏蔽墙、与主屏蔽区直接相连的次屏蔽区、侧屏蔽墙、迷路外墙、迷路内墙、有用束主屏蔽顶、与顶主屏蔽区直接相连的次屏蔽顶的厚度,以及主屏蔽区的半宽度、机房大门的铅当量,再把计算出的数据与现有旧机房进行比较,不足的地方补足完善,由于迷路短,除机房大门及迷路内墙与其它加速器不一样,其余墙壁与正常迷路的都一样,这里就只讨论机房大门及迷路内墙。结果 验收检测数据显示设计方案正确。结论 短迷路加速器的设计重点在机房大门上,机房大门的设计又以迷路内墙、及迷道内口宽度相关联,该医院迷道内口宽度适当,只需考虑迷路内墙。迷路内墙需要提高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值,以减少机房大门的压力,再提高机房大门的提高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值,把这两点因素考虑进去设计出的防护方案就能满足防护标准的要求。
  • 诊断与治疗
  • 诊断与治疗
    梁琰, 张永强, 赵杰, 李展展, 杜鹃, 王昀璐
    2017, 26(4): 499-503.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经济型PET/CT)与GE 64排VCT异机融合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价值。方法 40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SPN接受经济型PET/CT和异机64排CT检查,图像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完成PET图像与异机64排CT图像融合(异机融合PET/CT);PET图像用T/N比值判断病灶的良恶性,CT图像根据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判断其良恶性;计算经济型PET/CT与异机融合PET/CT对SPN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结果 40例SPN中,8例良性,32例恶性。异机薄层CT图像可提高恶性SPN内部和周围征象的检出率,异机融合PET/CT对SPN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PPV、NPV、准确性均高于经济型PET/CT。结论 异机融合PET/CT较经济型PET/CT提高了SPN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PPV、NPV、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 诊断与治疗
    李慧颖, 李静
    2017, 26(4): 504-506.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与冠脉造影比较,探讨动态心电图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选择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入院一周内分别做冠状动脉造影(CAG)和12导动态心电图(DCG)检查。通过CAG和DCG结果对比,评价12导DCG诊断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下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分析冠状动脉狭窄支数与心肌缺血程度的关系。结果 与CAG比较,12导DCG诊断UAP ST段下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3%和84.2%。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多支病变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持续时间延长,ST段下移幅度及TIB增加(P均<0.01)。结论 12导DCG能对心肌缺血部位提供较准确评估,是诊断UAP无创经济的一种检查手段。
  • 综述
  • 综述
    马睿, 刘飞艳, 苏峰, 董新军
    2017, 26(4): 507-510.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对于肿瘤相关发病的一个重要的来源。当前的治疗主要是姑息治疗以及控制症状的治疗,而并没有提出胸腔积液的病理学,也不会提高生存率。进一步病理生理机制的阐明,再加上新疗法的发展,比如胸腔内靶向药物灌注化疗,极大提高我们当前的治疗疗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被认为是恶性胸腔积液形成的重要细胞因子。因此,抗血管生成药物比如贝伐单抗,一种可以抑制VEGF生物活性的单克隆抗体,可能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中有潜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