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辐射剂量与防护/论著
  • 辐射剂量与防护/论著
    冯兰英, 马一龙, 雷家杰, 卢秀芳, 周艳, 谢萍, 陈掌凡, 覃志英, 赵新春
    2017, 26(5): 511-514.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和掌握广西防城港核电站运行前周边地区食品放射性本底水平并估算当地居民由膳食摄入所致内照射剂量,为核事故应急响应和健康影响评估等积累基线数据,为政府制定核事故应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HP-Ge γ能谱仪对核电站周边30 km范围内所采集的食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仅能检出137Cs、238U、226Ra、232Th和40K 5种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均值分别为(0.063±0.252)、(0.146±0.172)、(0.326±0.678)、(1.080±2.139)、(107.7±130.5) Bq/kg;检出比活度范围分别为(0.008~2.498)、(0.469~0.821)、(0.007~3.423)、(0.012~9.812)、(30.52~672.1) Bq/kg。结论 防城港核电站周边地区食品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均在国家标准限值以内,由食品摄入所致当地成人人均年待积有效剂量为197.16 μSv/a,其中由人工核素137Cs所致的当地居民年待积有效剂量为0.158 μSv/a,对公众所造成的附加剂量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对人体的健康不会造成影响。
  • 辐射剂量与防护/论著
    孟莉萍, 保莉, 杨海兰, 李周, 宋沁楠, 杨宇轩
    2017, 26(5): 515-517.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饮用水中的14C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可能产生的内照射剂量进行估算,以评价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集福建省和海南省的自来水和井水样品进行无机14C含量的测定,采用鼓泡法作前处理,直接吸收法制备样品,液闪谱仪测量。结果 16个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自来水14C含量存在较大差别,井水与自来水中的无机14C含量也存在明显差异。居民饮用井水和自来水途径摄入的14C所致的有效剂量存在差别。结论 公众通过饮用水途径摄入的14C所致的待积有效剂量基本在10-9Sv/a量级,可以认为天然环境下,从饮用水途径造成的14C内照射剂量很低,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 辐射剂量与防护/论著
    刘伟富, 王春红, 廖海涛, 黄娟, 姜子英
    2017, 26(5): 518-521.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生活用地下水氡转移系数及所致居民内照射剂量。方法 利用RAD7测氡仪测量生活用地下水中氡含量及室内氡浓度。结果 生活用地下水典型用水方式淋浴、洗衣和做饭水氡局部转移系数分别为5.60×10-3、1.76×10-3和7.21×10-4。三种典型用水方式水氡释放率范围为61%~98%,均值为88%;用水后房间氡浓度为实验前的1.3~5.5倍,均值为3.2倍。三种典型用水方式所致居民内照射剂量总计为0.0584 mSv/a。利用水氡转移系数模型计算生活用地下水全部用水行为水氡转移系数为1.91×10-4,所致居民内照射剂量为0.0686 mSv/a。结论 生活用地下水释放的氡对该户居民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但长期使用高氡地下水的居民仍需尽可能多通风。
  • 辐射剂量与防护/论著
    覃志英, 陈掌凡, 赵新春, 谢萍, 梁挺, 陈发想, 董颖
    2017, 26(5): 522-524.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射线设备(简称DSA)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剂量率的特点,评价DSA设备在透视防护区的防护效果。方法 结合2016年广西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项目,对监测哨点医院的DSA设备,按照《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要求,检测DSA设备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的剂量率。结果 17台DSA设备,有9台设备在透视防护区防护效果不合格。结论 定期做好DSA设备防护性能检测和维护保养,保障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与安全。
  • 辐射剂量与防护/论著
    冯泽臣, 苏静, 王时进, 孟斌, 李海亮
    2017, 26(5): 525-527.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核医学屏蔽计算的方法,为核医学的屏蔽设计及参数选取提供参考。方法 对核医学科最常用的3种核素99mTc,18F,131I以剂量率控制水平2.5μSv/h,"辐射源"至关注点距离为1 m,分别计算分装注射室、注射后候诊室和扫描室所需的铅和混凝土屏蔽厚度。结果 注射800 MBq 99mTc、310 MBq18F、400 MBq 131I时,分装注射室所需铅的厚度为1、21、8 mm,所需混凝土厚度为11.3、27、19 cm;注射后候诊室所需铅的厚度为1、18、5 mm,所需混凝土厚度为7.3、23.4、12.1 cm;扫描室所需铅的厚度为1、16、5 mm,所需混凝土厚度为1.2、21.7、12.1 cm。结论 对于99mTc,1 mm铅或12 cm混凝土就可满足屏蔽需求,对于18F与131I,宜采用混凝土做屏蔽材料。
  • 辐射剂量与防护/论著
    江丽红, 尹俊清, 刘永, 周静, 张伟佳, 朱兰英, 陈岩
    2017, 26(5): 528-530.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调查和分析石家庄市核医学工作人员的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了解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受照现状,为加强核医学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方法对核医学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当量Hp(10)进行监测并分析有关数据。结果 热释光剂量计置于铅衣外侧与铅衣内侧时测得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t=2.36,<0.05),使用铅衣能够使核医学工作人员受到的外照射剂量减少18%。不同岗位核医学工作人员所受的外照射剂量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F=4.01,P<0.05),其中检验师组人均年剂量最低(1.66±0.34) mSv,护士组人均年剂量最高(2.71±2.30) mSv;经铅衣屏蔽后,不同岗位核医学工作人员受到的外照射剂量水平无差异(F=1.07,P>0.05)。结论 铅橡胶防护用品在使用正确的前提下可以对核医学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核医学工作人员中护士和技师的放射防护更应该引起重视。
  • 辐射剂量与防护/论著
    石梦蝶, 王虹, 白文娟, 闵之藤
    2017, 26(5): 531-533.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武汉市内17家医疗机构的2009-2016年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及其动态变化情况,为保障介入人员的身体健康、卫生行政部门的放射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热释光法进行监测,基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介入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的数量逐年增多,8年的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97 mSv,并呈逐年下降趋势;从大剂量值的构成比来看,2009年最多,为27.9%;2014年最少,为3.52%,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武汉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较低且逐年下降,总体满足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介入人员的防护意识逐步提高,但介入人员手部外照射量值得我们关注。
  • 辐射健康/论著
  • 辐射健康/论著
    张燕, 黄强, 谭秀洪, 李炜
    2017, 26(5): 534-535,537.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分析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了解不同检查项目在不同放射工作人员中的异常分布情况,掌握其健康情况。方法 对该医院230名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中相关检查项目用EXCEL汇总统计分析。结果 血常规检查中,血小板和白细胞的异常率相对较高,眼科检查以眼晶体混浊异常率明显较高。谷丙转氨酶,血压,腹部B超三项检查项目男性异常率高于女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检查项目分析表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液系统和眼晶体损伤而言介入和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存在更多的异常风险,血小板,谷丙转氨酶,眼晶体混浊明显高于其他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结论 虽然职业健康检查中的部分指标与性别,职业类别等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还是应该引起放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人员的注意,应加强对健康的投入,特别是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工作人员,有效的降低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风险。
  • 辐射健康/论著
    李烨, 刘银银, 刘刚, 吴小琴, 雷红玉, 牛丽梅, 张荣
    2017, 26(5): 536-537.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长期低水平电离辐射对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的放射防护条件提供参考。方法 汇总2015年甘肃省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数据,并对外周血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白细胞数目(WBC)、血小板数目(PLT)、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 放射组WBC异常检出率、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乡镇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WBC异常检出率、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高于县级医疗机构的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组与对照组、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PLT异常检出率、染色体畸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低水平电离辐射对乡镇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需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并改进防护措施,以确保其职业安全。
  • 辐射健康/论著
    谭剑明, 吴少鹏, 牛双蛟, 贾育新
    2017, 26(5): 538-540.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电离辐射剂量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 以2015~2016年江门市从事普通放射、介入治疗、核医学、放射治疗等的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外照射个人剂量监进行并结合实验检查进行分析,同时选取93名健康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结果 2014-2015年平均87.4%的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小于1 mSv,从事介入治疗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均高于其他人员;不同工龄放射工作人员血象异常检出率不相同;介入治疗组的白细胞异常检出率、普通放射组的血小板异常检出率、核医学组和放射治疗组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血象异常率有显著的相关性。
  • 医疗照射/论著
  • 医疗照射/论著
    梁挺, 谢萍, 陈掌凡, 陈发想, 董颖, 吴应宇
    2017, 26(5): 541-544.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广西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的剂量水平,探索影响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剂量水平的因素。方法 选取广西4家医院的160例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受检者个人信息、摄影体位、乳房压迫厚度、曝光参数和乳腺平均剂量(AGD)等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及非参数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60例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受检者中,乳房压迫厚度的平均值为42 mm,中位数为43 mm;AGD的平均值为2.0 mGy,中位数为1.5 mGy。不同乳房压迫厚度的AGD有统计学差异(P<0.05),乳房压迫厚度越大,AGD越高。侧斜位(MLO)与头尾位(CC) AGD的平均值分别为1.99、2.01 mGy,中位数分别为1.63、1.48 mGy;体位对AGD没有统计学差异(F=0.685,P>0.05)。结论 广西数字化乳腺受检者的AGD较高,乳房压迫厚度、靶滤过和摄影条件的选择对AGD有影响,建议在进行乳腺X射线摄影时,应考虑以上因素,把受检者的剂量控制尽可能低的水平。
  • 医疗照射/论著
    刘玉连, 赵徵鑫, 彭超, 汪莹, 张文艺, 焦玲
    2017, 26(5): 544-547.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天津市目前放射诊疗机构、设备、工作人员数目、分布等,了解放射诊疗资源现状,便于相关卫生单位对各资源进行针对性管理,减少大量病患集中就诊、诊疗资源拥挤情况的发生,为将来合理规划放射诊疗资源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对天津市放射诊疗资源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天津市共有放射诊疗机构632家,许可率为98.10%;放射诊疗设备1 453台,许可率为91.74%;放射工作人员4 498人,持证率为98.13%。结论 天津市放射诊疗资源总体情况较好,但人均放射诊疗资源较低,需进一步提高。放射诊疗资源分布十分不均,大部分集中在市内六区,国家相关行政部门应注意合理平衡各地区诊疗资源。
  • 医疗照射/论著
    刘迎军, 张联联
    2017, 26(5): 548-549,558.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小儿泌尿系结石CT扫描辐射剂量的研究,来探讨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遴选80例小儿泌尿系结石患者的图像、标识和辐射剂量记录,20例设为高剂量组,120 kV、350 mAs,其余为低剂量Ⅰ组20例100 kV、350 mAs,Ⅱ组20例100 kV、300 mAs,Ⅲ组100 kV、250 mAs。按自定的标准盲法由诊断医生进行图像质量评估分为优,良,差,其中优,良为满足诊断。结果 高剂量组图像均为优,满足诊断100%。低剂量Ⅰ组Ⅱ组满足诊断率也在100%,与高剂量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Ⅲ组满足诊断率为55%,其构成比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100 kV、350 mAs,100 kV、300 mAs、100 kV、250 mAs的CTDIvol分13.75、11.78、9.85 mGy,是高剂量组CTDIvol的60.20%、51.58%、43.13%。结论 只需要高辐射剂量一半左右(51.58%)的小儿泌尿系结石CT低剂量扫描就可满足诊断,在墨玉地区值得推广这种低剂量扫描。
  • 医疗照射/论著
    金艳芹, 李丽华
    2017, 26(5): 550-551,574.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心脏专用数字平板DSA机器和多用途数字平板DSA机器在标准8体位冠状动脉造影术的辐射剂量对比。方法 用西门子AXIOM Artis-dfc心脏专用数字平板DSA机器随机记录患者50例、用GE Innova IGS530多用途数字平板DSA机器随机记录患者50例,最后用15 cm厚的有机玻璃体模加线对测量卡对两机器再做一次标准8体位冠状动脉造影;用20 cm厚的有机玻璃体模加线对测量卡对两机器在介入参考点位进行正位透视和电影采集,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西门子机器累计剂量CD(cumulative dose)值是153.7 mGy、剂量面积乘积DAP(dpse area product)值是11.42 mGy·cm2;GE机器累计剂量CD(cumulative dose)值是410 mGy、剂量面积乘积DAP(dpse area product)值是37.22 mGy·cm2结论 心脏专用数字平板DSA机器辐射剂量明显小于多用途数字平板DSA机器。
  • 医疗照射/论著
    邓磊, 周宁, 邱诗宝, 檀丽, 陈世平, 陈以水, 朱若凯
    2017, 26(5): 552-553.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掌握江西省现有放射治疗设备质量的状况,促进全省肿瘤放射治疗水平的提高。方法 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对江西省全部医用电子加速器进行性能检测,并根据标准中状态检测要求进行评价。结果 江西省全部49台医用电子加速器的2016年度监测结果显示:加速器检测率为100%,X射线检测指标合格率为87.8%;电子线检测指标合格率63.6%。结论 所检测加速器部分性能状况不理想,加强放射治疗机构自主的稳定性检测是保障放射治疗的质量与辐射安全关键措施之一。
  • 辐射监测/论著
  • 辐射监测/论著
    张建峰, 李则书, 拓飞
    2017, 26(5): 554-556.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全身计数器分析人体内放射性核素种类及准确测量其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方法 考虑了模体的等效肌肉壁厚度和组织厚度校正,用发射单能和多能γ射线的放射性核素对全身计数器进行能量和效率刻度。结果 建立了一种测量人体内放射性核素活度的直接测量方法,并通过了实验验证,为准确获得人体内放射性活度浓度水平提供了有效方法。结论 人体内放射性核素直接测量的方法可行。
  • 辐射监测/论著
    崔建平, 解希帝, 张海燕
    2017, 26(5): 557-558.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呼和浩特市2012-2015年市政水厂出厂水放射性水平。方法 对10个市政水厂出厂水按照GB/T 5750.13-2006进行检测,再收集整理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呼和浩特市2012-2015年市政水厂出厂水总α、总β放射性结果均值(范围)分别为0.100±0.040(0.033~0.250)Bq/L、0.121±0.046(<0.028~0.227)Bq/L。结论 呼和浩特市2012-2015年市政水厂出厂水总α、总β放射性均符合国家标准。
  • 辐射环境/论著
  • 辐射环境/论著
    戴瑜, 赵福祥, 李新平, 张姣
    2017, 26(5): 559-561.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生物医学实验中,使用动物开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药物实验,会产生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动物尸体。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动物尸体属于放射性废物,需妥善安全处理,避免造成环境的辐射污染。方法 本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结合国内调研现状,讨论了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动物尸体处理处置方法可行性。结论 对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动物尸体处理处置方法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
  • 辐射安全/论著
  • 辐射安全/论著
    王蒙杰, 刘德明, 杨非, 何玲, 李佳圆, 高艺莹
    2017, 26(5): 562-567,579.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一套适合四川省的核应急医学资源配置指标体系,为评估四川省核应急救援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进行指标筛选,初步建立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结果 通过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最终建立了四川省核应急医学资源配置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85个三级指标。结论 初步构建了一套适合四川省的核应急医学资源配置指标体系,指标筛选较为全面、合理,为下一步指标体系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 辐射安全/论著
    曹磊, 徐晓虹, 彭红, 胡兰, 邓君, 张伟军
    2017, 26(5): 568-574.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国际辐射防护基本标准IAEA GSR Part3《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的颁布以及我国政策和法规新动向,使得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需要不断健全的放射防护标准体系给予技术和管理的双重支持,完善现行放射防护标准体系的重要性凸显。方法 从完善放射防护标准体系的重要性、放射防护体系发展情况和标准适用性、监管实际对研制职业性放射危害标准需求等方面提出完善现行标准体系的建议。结果 国际辐射防护基本标准的颁布,将促进我国职业性放射危害控制与职业健康监管体系建立与不断发展。作为我国核科学技术开发、应用健康发展的关键前提条件之一,完善标准体系是构建我国辐射防护基础结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结论 从科学管理和技术要求的角度,发展和丰富放射防护标准体系内容,是提升职业性放射性危害的监督监管能力和水平,强化职业性放射危害的监督管理体制,实现劳动者职业健康的重要措施和保障,也是改善作业场所防护水平、职业受照射人群个体保护、健全职业健康监护体系,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重要途径。
  • 辐射安全/论著
    孙立伟, 钱旭东, 王悦
    2017, 26(5): 575-576.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一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结果异常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为加强个人剂量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样现况调查方法,包括现场勘查、查阅既往报告、现场快速检测及核查询问。结果 当事人工作场所南侧毗邻16排CT机房,其设备场所状态检测及现场检测结果均合格;放射科2016年1-4季度个人剂量计收发过程中未被污染,仅某某2016年第4季度个人剂量检测结果异常;当事人自述曾经佩戴个人剂量计接受过放射性检查。结论 本次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异常原因为个人误照所致,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并纳入单位绩效考核,加强内部管理和教育培训,保证质量控制措施落实到位,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 辐射安全/论著
    付熙明, 袁龙, 刘英
    2017, 26(5): 577-579.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核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健康教育的策略。方法 根据工作经验和相关文献,分析核辐射突发事件健康教育的特点和关键环节。结果 从需求评估、平时注重提高防护意识、事件发生时做好信息发布以及科学评价教育效果等方面给出核辐射突发事件健康教育的策略方法,并解析相应实例。结论 建议我国不断加强核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健康教育工作,以有效应对核辐射突发事件,更好地保护公众健康。
  • 辐射安全/论著
    胡小素, 雷翠萍, 王颖, 郭嘉, 孙全富
    2017, 26(5): 580-584.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医院就诊患儿家长辐射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利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北京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203名就诊患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患儿家长辐射基础知识客观评估处于中下水平(≤ 50%);回答核磁检查是否受到电离辐射得分最低,占17.5%;文化程度及职业是其辐射基础知识的影响因素(P<0.05)。对放射检查佩戴防护用品认知度较低(没有佩戴和不知道占45.5%和19.5%;佩戴防护用品占35.0%)。健康宣教最佳途径为专业培训(52.0%);现场讲座(27.5%)和宣传挂图(9.5%)。结论 就诊患儿家长辐射基础知识客观评估较低,要提高医院健康教育管理策略,加强患儿家长医疗照射辐射知识防护及其宣教途径,加大专业培训及现场讲座的管理力度,增强患儿家长参与防护的主动性,从而更好的提高相关人群的辐射防护意识及认知水平。
  • 职业卫生/论著
  • 职业卫生/论著
    周文明
    2017, 26(5): 585-588.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关于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规定,确定某煤化工企业煤基合成油项目生产运行过程中密封放射源产生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效果。方法 利用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对该企业密封源产生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对其防护措施进行调查。结果 经现场监测,该煤化工企业密封放射源防护罩及探头表面最大剂量率为12.0 μSv/h,1m处最大剂量率为1.19 μSv/h,低于《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GBZ 125-2009)中表面25 μSv/h和1 m处2.5 μSv/h的剂量限值要求,并经个人剂量估算可得放射工作人员年个人有效剂量最大为0.07 mSv。结论 该煤化工企业煤基合成油项目采取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是有效的。
  • 职业卫生/论著
    罗雷
    2017, 26(5): 588-590.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X射线对防护门屏蔽影响。方法 依据GBZ/T 250-2014中推荐公式,计算得到一次散射和二次散射对门缝外的剂量贡献值。结果 一次散射线对防护门门缝外剂量影响较大,二次散射线对门缝外的剂量存在一定影响,但在限值范围内。结论 到达门缝外的散射线经过散射的次数越多,影响越小。一定条件下,主射线经过二次散射后到达防护门门缝外的剂量即能满足标准限值的要求。
  • 职业卫生/论著
    王合迅
    2017, 26(5): 591-592.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某医院CT机房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结论 正常运行并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CT机,能够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 职业卫生/论著
    刘义昌, 迟欣, 盛青敏, 王科霖, 嵇平钟, 张放, 陈超
    2017, 26(5): 593-595.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山东省某市2016年接噪工人中听力损失人群特征。方法 对2016年度6607名接受双耳高频听阈检查的接噪工人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从年龄、工龄、企业规模、行业、经济类型、性别等维度描述双耳高频听阈 ≥ 40 dB(A)的受检者的分布。结果 接受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检查的6607名接噪工人中,不同工龄、年龄、性别及所在经济类型中的受检者双耳高频听阈 ≥ 40 dB(A)检出率均不一致(P<0.05)。工龄在3年及以上、就职于中小型的私有经济和外商经济制造业企业的男性接噪工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 ≥ 40 dB(A)检出率较高。结论 在山东省某市中小型私有经济和外商经济企业中,尤其是制造业企业中工龄3年以上的男性工人是双耳高频平均听阈 ≥ 40 dB(A)检出率较高,应在职业健康监护和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改善方面予以关注。
  • 诊断与治疗/论著
  • 诊断与治疗/论著
    傅强, 王璐
    2017, 26(5): 596-599.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低电压、低浓度对比剂在门静脉系统成像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门静脉CTA检查患者60例,按照入组序列号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5例,其中A、B两组采用常规120 kV管电压扫描,C组、D组根据患者体重个体化选择管电压,范围为90~120 kV;A组、C组选用浓度为350 mgI/mL的欧乃派克,B组、D组选用浓度为300 mgI/mL欧乃派克,比较四组门静脉图像质量、辐射剂量以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四组门静脉CT图像主观评分均合格,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CT图像SNR、CNR平均分A组、B组、C组、D组依次减低,但各组组间SNR、CNR平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CTDIvol、DLP、ED水平高于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检查后血UN、Cr水平均较检查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与C组检查后血UN、Cr水平显著高于B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低电压、低浓度对比剂"双低"扫描模式门静脉系统成像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与肾毒性,且可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CT影像。
  • 诊断与治疗/论著
    刘宇, 刘建滨
    2017, 26(5): 600-602,605.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合分析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5年9月-2016年10月,选取在我院收治的75例胸腹部创伤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诊断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计算机X射线成像诊断方法(37例患者),实验组应用螺旋CT诊断方法(38例患者)。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胸部创伤(皮下气肿、肋骨骨折、肩胛骨骨折、锁骨骨折、肺挫伤、胸腔积液、气胸、肺不张、纵膈气肿、纵膈血肿、肝脏损伤、脾脏损伤、肾脏损伤、胰腺损伤、胸腔积血、腹腔积血、肠系膜撕裂伤、膈肌损伤)诊断符合率、计算机X射线成像表现以及螺旋CT表现等参数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在肩胛骨骨折、肺挫伤、胸腔积液、肝脏损伤、脾脏损伤、胰腺损伤、腹腔积血、膈肌损伤等诊断符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皮下气肿、肋骨骨折、锁骨骨折、气胸、肺不张、纵膈气肿、纵膈血肿、肾脏损伤、胸腔积血、肠系膜撕裂伤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计算机X射线成像检查结果显示:无肺纹理的低密度带影,内缘可看见受压迫的萎陷肺脏阴影界限;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肾实质内类圆形高密度影且边界较为模糊。结论 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高于CR诊断效果。
  • 诊断与治疗/论著
    李朝明, 巩进伟, 李海霞, 李鹏辉
    2017, 26(5): 603-605.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的经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钬激光治疗上段结石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5.2岁,结石位于左侧10例,合并肾结石2例,右侧11例,合并肾结石2例,双侧输尿管结石者1例,21例均伴有患侧轻到中度肾盂积水。18例为ESWL治疗失败者,13例合并有输尿管息肉。结果 21例中16例单次碎石成功,单次结石粉碎率76.2%(16/21),1例因术中出血留置双J管一周后再次行软镜碎石,1例出现输尿管穿孔,6例结石碎裂后部分移入肾脏,4例行一期碎石,2例软镜不能直接达结石处,行ESWL。结论 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肯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诊断与治疗/论著
    张立新
    2017, 26(5): 606-609.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影像病例误诊原因,探讨解决影像误诊问题的方法。方法 比较16例医学影像误诊病例的初、复诊结果/检查方式、解决问题方式、初诊误诊病例发现及误诊原因追踪分析、解决问题关键环节。结果 影像诊断误诊涉及影像技术、诊断、临床诊治、病理等单一及复合环节,各环节又受主、客观因素影响。结论 减少影像诊断误诊要遵守影像诊断原则,规范诊断流程、采用合理影像检查技术和诊断方式,排除主、客观因素干扰。
  • 诊断与治疗/论著
    云青, 张竹强, 晁爽
    2017, 26(5): 610-611,615.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双下肢全长负重位直接数字化摄影拼接技术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影像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双下肢全长DR拼接技术对89例患者进行双下肢全长负重位检查,对其影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双下肢全长图像拼接优良的86例、一般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等长、无并发症的48例;术前股骨头无菌坏死、髋关节畸形引起的双下肢不等长23例;术后双下肢不等长2例;假体无菌性松动脱位4例;假体周围骨溶解5例;假体周围骨折2例;关节形态功能改变5例。结论 双下肢全长负重位DR摄影拼接技术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后的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真实地反映术前髋关节和双下肢的情况及术后长期疗效的随访和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 诊断与治疗/论著
    夏邑芳, 张琳, 刘伟
    2017, 26(5): 612-615.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乳腺钼靶显示的细小钙化对于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收治的在乳腺钼靶摄片中发现钙化并经病理证实的患者65例,剖析钙化的形态、数目、大小、分布、密度情况。结果 钼靶显示有钙化现象的良恶性患者分别为:良性钙化者34例,恶性钙化者31例。乳腺恶性钙化主要表现为形状不一致,大小不均等、密度不均匀,成簇状分布,区段性分布也可以是沿导管走行区域分布。乳腺良性钙化主要表现为颗粒状,形态粗,边界清楚,散在分布。结论 总结乳腺恶性钙化的特点,有利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对于提高乳腺癌诊断符合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诊断与治疗/论著
    刘主龙, 何方方, 程玉峰
    2017, 26(5): 616-618.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探讨对于乳腺癌根治术后需行放疗患者,放疗过程中乳腺托架的使用对肺受照射体积的影响。方法 按照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的指征进行布野,应用大孔径模拟CT定位机扫描同一患者处于不同乳腺托架角度(0°、15°)下,进行CT影像数据采集,计算出不同角度下锁骨上野6MV-X射线所穿射的肺脏体积的变化。结果 体位15°时肺尖受照体积显著大于体位0°时肺尖受照体积,两者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合适的乳腺托架角度,可有效减少肺尖受X射线照射体积。
  • 诊断与治疗/论著
    李春辉, 方进智
    2017, 26(5): 619-622.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超声、CT、MRI)、临床诊治方法及疾病预后。方法 对我院病理证实的31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病变部位、病灶最大径线、病理诊断等资料,统计超声、CT、MRI等检查方法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正确诊断情况,并进行随访,统计并发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1例患者中,体检中发现占位者21例,有症状表现者10例;AST轻度异常者2例,HBsAg阳性者6例,CA19-9水平升高者1例。影像学检查结果:①31例患者均行腹部彩超检查,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0例,诊断率为32.26%;9例患者加行超声造影检查,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者7例,诊断率为77.78%;②31例患者均行肝脏平扫增强CT扫描,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2例,诊断率38.71%;③11例患者行上腹部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者8例,诊断率72.72%。MRI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彩超及CT(P<0.05)。病理学结果: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诊断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病灶直径为2~11 cm,平均(4.6±2.1) cm。治疗方法及结果:31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肝切除18例,开腹肝切除13例。与开腹肝切除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肠道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P<0.05);随访结果:31例患者随访29例(93.55%),随访时间3~24个月,均诉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是一种预后较好的肝脏良性增生性病变,因其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较困难,多种影像学及病理学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率,对于不能排除肝细胞癌等恶性肿瘤或其他肝脏占位性病变者应行手术切除治疗,腹腔镜肝切除较开腹肝切除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