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辐射剂量与防护/论著
  • 辐射剂量与防护/论著
    王薇, 邬蒙蒙, 汪传高, 骆志平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NCRP伤口生物动力学模型和ICRP 78号报告推荐的注入模式下伤口摄入超铀核素所致内照射剂量的差异,了解器官剂量的分布特性。方法241Am(M类,颗粒态)为例计算了上述两种不同模型模式下工作人员伤口摄入单位活度后所致人体各组织器官当量剂量和待积有效剂量,及其在部分器官(肝、骨等)和部分生物样品(尿、粪等)中的滞留/排泄分数曲线。结果 工作人员经由伤口摄入单位活度241Am所致待积有效剂量的两种模型计算结果相差约为18.5%;器官当量剂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骨表面,肝和红骨髓;伤口摄入单位活度241Am后全身滞留分数较高,不易排出,在骨和肝中的滞留分数随时间推移而显著升高,而在尿、粪中的排泄分数则较低且变化较小。结论 利用现有的两种模型估算超铀核素伤口污染所致的内照射剂量尚有较大的差异,值得继续深入开展研究。
  • 辐射健康/论著
  • 辐射健康/论著
    雷淑钦, 孙小娜, 朱东升, 王玉文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2010-2016年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水平,分析不同职业类别工作人员的剂量分布情况。方法 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16)的方法,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测量方法对该院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并对2010-2016年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6年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1.02、1.02、1.01、0.56、0.32、0.39、0.41 mSv,7年平均剂量为0.56 mSv;7年间监测人数不断增加,人均年有效剂量呈下降趋势,并在一个水平相对稳定。结论 该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均在国家标准规定的个人剂量限值之内,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是安全的。但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剂量应是控制的重点。
  • 辐射健康/论著
    陈新俤, 卿云花, 郭进瑞, 郭火仲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评估福建省PET/CT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受照剂量。方法 根据福建省2014-2016年5家PET/CT工作场所周围剂量当量率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的监测结果,分析PET/CT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受照剂量,并与国家标准剂量限值进行比较。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50 mSv,所有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均低于5 mSv。从事放射性药物分装、注射和PET/CT同室摆位作业的放射工作人员,在未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手部、头颈部和胸部位置最大年受照剂量估算值分别为549.0、137.4、134.0 mSv。结论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受照剂量处于较低水平,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未采用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时,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受照剂量可超过国家标准职业照射限值。
  • 医疗照射/论著
  • 医疗照射/论著
    李德勇, 黄伯越, 刘福光, 王丛蕾, 陈晓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2014-2016年肇庆市41个放射诊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与对策。方法 将控制效果评价项目及建设单位进行分类,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效果评价相关资料及主要评价内容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防护措施与管理等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如机房面积合格率为75.6%,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与使用管理合格率为70.7%,档案管理合格率为68.3%,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合格率为80.5%。结论 需进一步增强建设单位的法制观念和放射防护意识、规范建设单位的放射防护管理,强化卫生行政部门放射卫生的宣传与执法力度。
  • 医疗照射/论著
    刘峰, 孙小娜, 张勇, 王玉文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及其X射线诊断的医疗照射频度水平,为医疗辐射技术的合理化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式对乌鲁木齐市174家开展医用X射线诊断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乌鲁木齐市常规X射线诊断检查频度为757.7人次/千人口;CT检查频度为349人次/千人口;X射线其他类诊断为65.6人次/千人口。三个不同年龄组间进行比较,0~15岁年龄组以胸部摄影居多,而>40岁年龄组接受乳腺摄影频度高于其它两个年龄组。不同年龄组人群在接受X射线诊断检查频度中,高年龄组频度明显高于低年龄组。女性接受X射线诊断频度略高于男性受检人群。X射线诊断检查在0~15岁、15~40岁和>40岁三组年龄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2.6,P<0.05;χ2=134.2,P<0.05;χ2=7.15,P<0.05)。结论 X射线诊断检查中,CT检查成为了仅次于X射线摄影检查的主要检查手段;不同年龄组间受检者接受X射线诊断检查频度不同,提示更应该关注高年龄组受检者照射频度。通过本次调查掌握了全市放射卫生学服务现况,填补了医疗照射频度分布数据的空白,为进一步开展医用辐射防护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 医疗照射/论著
    朱维杰, 冯泽臣, 郝坤, 徐辉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悬挂放置和床上放置两种模体摆放方式对CT值(水)、噪声、均匀性测试结果的影响,明确哪一种摆放方式更为合理。方法 按照GB 17589-2011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实验中分别采用两种模体摆放方式,一种是利用CATPHAN500模体箱将CTWV17型悬挂式水模体放置于碳纤维板床外;一种是直接将CTWV17型悬挂式水模体放置于碳纤维板床上。采用同一扫描条件,分别扫描5次并获取CT影像5幅,在影像上测量CT值(水)、噪声、均匀性。结果 CT值(水)测试中,采用水模体悬挂放置的测试方法,结果为(0.39±1.49)HU;采用水模体放置床上的测试方法,结果为(1.00±1.83)HU;采用配对的t检验进行均数的比较,t=-2.55,P=0.022。噪声测试中,采用水模体悬挂放置的测试方法,结果为0.23±0.06;采用水模体放置床上的测试方法,结果为0.25±0.08;采用配对的t检验进行均数的比较,t=-3.38,P=0.004。均匀性测试中,采用水模体悬挂放置的测试方法,结果为(0.47±0.66)HU;采用水模体放置床上的测试方法,结果为(-0.06±1.82)HU;采用配对的t检验进行均数的比较,t=4.25,P=0.001。两种放置方法CT值(水)、噪声和均匀性的实验结果均存在差异。结论 碳纤维床板对CT值(水)、噪声、均匀性有潜在影响,在测试CT值(水)、噪声和均匀性时,应当采用模体悬挂放置的方式。
  • 医疗照射/论著
    郑森兴, 张燕, 黄丽华, 郑琪珊, 刘盼, 郭火仲, 邹天禄, 闫建明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估算2016年度福建省医用X-CT的应用频度及其所致全省居民的集体剂量。方法 采用全国统一的调查表,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通过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等采集福建省九地市30家医院2016年CT诊疗数据,估算全省医用X-CT的应用频度。抽取615例受检者CT扫描的DICOM文件进行剂量调查,并估算由CT诊疗所导致的集体剂量。结果 30家医院共有CT设备72台,全年共完成CT检查1 556 514人次。基于该调查结果估算的福建省CT医疗照射频度为311.6人次/千人口,CT所致全省居民集体年有效剂量为8 776人·Sv。结论 2016年度福建省CT医疗照射频度与"九五"期间全国水平相比有大幅度提升,调整CT扫描参数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受照剂量。
  • 医疗照射/论著
    牛菲, 杨淑慧, 宋钢, 闵楠, 张琳, 朱建国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测量与评价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时手术者站立区域辐射场剂量的分布特点,为ERCP医护人员的防护提供辐射剂量学数据。方法 将ERCP手术者曝光时经常停留的区域分成40个测试点,每个测量点按照高度不同测量五个数据,使用X、γ辐射剂量率仪进行周围剂量当量率测量。结果 手术者站立区域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为2.3~386.0μSv/h。总体趋势而言,离照射野中心越近的位置其周围剂量当量率越高;对于同一位置,相当于头部,胸部,腹部及下肢高度的周围剂量当量率较为接近,足部的周围剂量当量率略低一些,但也有例外。结论 ERCP手术者站立区域的高周围剂量当量率主要集中于在手术者经常站立的区域,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障ERCP手术者的健康与安全。
  • 医疗照射/论著
    刘科, 胡涵, 侯占仙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自贡市全部26台X射线CT机进行质量控制检测与其机房进行放射防护监测,了解CT机设备性能现状和机房放射防护情况,以便研究提高CT机设备性能和机房防护效果的措施。方法 按照《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质量保证检测规范》GB 17589-2011、《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13、《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65-2012提出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 自贡市26台X射线CT机质量控制指标中CTDIw、高对比分辨力、低对比可探测能力、CT值(水)、噪声、重建层厚偏差、诊断床定位精度、定位光精度的合格率为100%,均匀性的合格率为96.2%,CT值线性的合格率为92.3%,有23台CT机的质量控制检测指标全部合格,总合格率为88.5%。26个CT机房中有1个机房的周围剂量当量率超过2.5 μSv·h-1,合格率为96.2%。结论 CT机质量控制检测项目中诊断床定位精度、定位光精度、重建层厚偏、CTDIw(mGy)、CT值(水)、噪声、高对比分辨力、低对比可探测能力的合格率高,但均匀性和线性的合格率稍低,CT机房放射防护监测中仍有不合格监测点,因此须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与放射防护工作。
  • 医疗照射/论著
    谢波荣, 张强, 吴芳, 晏仙梦, 达娃扎西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解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医用辐射防护现状。方法 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方案》要求,选取拉萨市部分医疗机构,对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及设备性能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年共计监测24家医疗机构,68台设备和64个工作场所,合格率分别为75.00%和92.19%。其中2016年共监测5家医疗机构,共计22台放射治疗设备和20个放射工作场所,合格率分别为59.09%和75.0%。2017年共监测19家医疗机构,共计46台放射治疗设备和44个放射工作场所,合格率分别为82.61%和100.0%。结论 西藏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性能及工作场所监测率较低,监测合格率不高,有关方面应引起重视,加强相关工作。
  • 医疗照射/论著
    赵锡鹏, 徐辉, 黄卓, 岳保荣, 牛延涛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不同水模体直径和重建层厚等因素对CT图像噪声的影响,探讨CT质量控制检测中水模体合理的直径范围,为完善我国CT质量控制检测规范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GE公司的Revolution型CT机,在两档剂量水平,即CTDIW分别为30.20 mGy(120 kV、200 mAs)和49.82 mGy(120 kV、330 mAs)、图像重建层厚为5 mm和10 mm的条件下,分别对直径为16、18、20、22、24 cm的圆柱型均质水模体轴向扫描一圈,测量其CT值(水)和噪声等指标。比较不同水模体直径、不同层厚和不同剂量等条件下噪声测量值的差异。结果 噪声测量值随水模体直径增大而增大,随剂量增大而减小,在大小两档剂量水平下水模体直径分别为24、22 cm时的噪声值已超过现有检测标准;噪声随重建层厚的增大而减小。结论 噪声的测量结果与剂量、水模体直径、重建层厚等因素有关,在进行CT质量控制噪声项目的检测时,需规定所选择的剂量水平和层厚大小,并规定所选择水模体的直径大小。本研究结果提示CTDIW在接近50 mGy的条件下,18~22 cm可能是比较合理的水模体直径范围。
  • 辐射监测/论著
  • 辐射监测/论著
    周树立, 骆志平, 庞洪超, 刘阳, 吴建华, 王建超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根据天然辐射来源,设计一套低本底反康测量系统的屏蔽体。方法 通过Geant4蒙卡程序建立探测器与屏蔽体模型,将主要的天然本底辐射作为源项输入到程序中,模拟优化低本底反康测量系统的屏蔽体的结构和尺寸,并通过实验测量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 确定了由外到内依次为10 cm铅、8 cm含硼聚乙烯、2 cm铅和1 mm无氧铜内衬的屏蔽结构,各屏蔽层实验测量和模拟结果较为符合,规律体现出一致性,测量得到的50~2 000 keV能量范围内的积分本底计数率为1.72 cps。结论 优化设计了低本底反康测量系统屏蔽层的结构和尺寸,并通过增加含硼聚乙烯夹层来降低热中子和快中子所致本底,实验测量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辐射监测/论著
    庞超亚, 拓飞, 杨宝路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一套HP Geγ能谱仪测量全膳食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的方法。方法 利用"双份饭法"收集全膳食样品后,用BE 5030型宽能HP Geγ能谱仪进行测量。以大米粉标准源验证无源效率刻度的可靠性后,采用LabSOCS软件进行效率刻度,并计算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浓度和日均摄入量。结果 无源效率刻度验证结果在可接受范围内,所分析样品中均检测出了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和40K,平均活度浓度分别为0.31和141 Bq/kg(干重),日均摄入量分别为0.21和95 Bq/d;部分样品检出了210Pb和228Ra;均未检出238U和人工放射性核素137Cs。结论 基于LabSOCS软件的无源效率刻度方法能较好的模拟全膳食样品的探测效率,可以用于全膳食样品的效率刻度。样品中的所检测的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均在国家标准限值内。解决全膳食样品不易混合均匀的制样方法以及"全膳食基质成分库"的建立有待进一步研究。
  • 辐射监测/论著
    刘彦, 张继勉, 袁久林, 单健, 于津伟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介质表面氡析出率在1天中受大气压强变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双室开环平衡法测量氡析出率,在氡析出率参考标准装置上,测量1天中每30分钟氡析出率的数值,绘制氡析出率在1天中的变化曲线,与大气压强在1天中的变化规律作比较,分析介质表面氡析出率受大气压强的影响。结果 被测介质表面氡析出率测量值在1天中随气压的变化在(1.591 2~1.950 9)Bq·m-2·s-1之间波动;氡析出率的高值出现在气压低值范围内。结论 介质表面氡析出率值随大气压强降低而明显升高,但压强升高时,氡析出率值降低不明显。
  • 辐射监测/论著
    张洋, 李林御, 贺良国, 文湘闽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四川省三个核设施地区水源水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为本省核设施地区水源水放射性水平提供基线数据库。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放射性指标》(GB/T 5750.13-2006)的方法要求,调查四川省三个核设施地区水源水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结果 三个核设施地区水源水总α比活度范围为(0.016~0.188)Bq/L;总β比活度范围为(0.028~0.229)Bq/L,处于全国平均中下水平,属于正常的本底水平。结论 三个核设施地区水源水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的国家标准限值。
  • 辐射监测/论著
    孔庆宇, 刘静, 卢桂才, 姬绪莉, 李鸿成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全面了解和掌握宁夏地区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发现辐射防护中的薄弱环节,预防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方法 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测量方法,对2013-2016年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进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6年共对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监测了364人次,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99、1.76、1.19、1.06 mSv/a;人均年有效剂量排前三位的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岗位的分别为技师(1.6 mSv/a)、医师(1.32 mSv/a)和物理师(1.24 mSv/a)。结论 宁夏地区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仅次于介入放射学放射工作人员,位列所有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类别第二位。除要加强核医学科本身辐射场所防护和监测外,还应根据不同岗位人员合理分配工作内容和调配工作量,从而更好地保护放射工作人员,避免过高的剂量照射。
  • 辐射监测/论著
    庞洪超, 王莹, 袁国军, 邬蒙蒙, 郭庐阵, 骆志平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目前肺部计数器在超铀核素的内照射直接测量方面存在探测下限较高的问题,本文采用反符合方法降低系统的本底,进一步降低系统探测下限。方法 在肺部计数器系统内建立宇宙射线探测器,采用反符合方法,研究宇宙射线中μ子等硬成分对肺部计数器系统本底的影响。该宇宙射线探测器主要由140 cm(长)×110 cm(宽)×5 cm(高)的大面积塑料闪烁体和反符合电路组成。结果 在6~2 MeV能量段,增加反符合探测器后系统的本底计数率由2.5 cps降至2.2 cps。测量时间1 800 s,系统对241Am(59.5 keV)和239Pu(13.6 keV)的探测下限可达1.4 Bq和1 700 Bq。结论 用肺部计数器直接测量超铀核素的过程中,采用反符合方法降低宇宙射线硬成分可以较好地降低部分系统本底,在降低核素探测下限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 辐射监测/论著
    侯世刚, 王峰, 宋国芳, 解怀东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制用于测量中低能质子回旋加速器产生的伽玛场的空气电离室。方法 分别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和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计算空气电离室的电场分布和伽玛射线在电离室中的能量沉积,确定电离室各个部分的机械尺寸和结构;根据中低能回旋加速器实际运行时的剂量率情况,设计了低电流放大器,并进行了初步校准试验。结果 模拟结果表明空气电离室对1~8 MeV的光子灵敏度在±30%以内,信号输出噪声小于2 mV,运行稳定。结论 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该电离室工作稳定,能量响应范围宽,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 辐射监测/论著
    刘焱, 冯江平, 彭丽君, 郭键锋, 时劲松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深圳市2013年-2014年沉降灰中总α总β放射性含量,并与以往结果开展比较。方法 依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制定采样布点方法,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放射性指标》中的饱和厚度相对测量法对沉降灰样总α总β放射性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全市沉降灰中总α活度在0.078~7.02(Bq/m2·月)范围,总β活度在2.67~10.69(Bq/m2·月)范围内。结论 此次测量结果与深圳市疾控中心(1993-2005年)和广东省辐射监测中心(2007-2010年)的监测结果相当,仍在正常范围内涨落。
  • 辐射监测/论著
    汪传高, 骆志平, 庞洪超, 尹云云, 郑国文, 徐勇军, 娄海林, 王仲文, 刘瑞瑞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低本底情况下放射性测量的判断限和探测限的计算方法进行讨论。方法 基于对18个生物样品的α谱仪测量数据,分别用IAEA RSG1.2、美国NUREG1576和IAEA AQ48号报告中推荐的判断限和探测限相关公式进行了判断和比较。结果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对于本底计数较低的情况,NUREG1576和IAEA AQ48号中推荐的公式相较于RSG1.2中的公式更加保守,根据不同的公式进行判断部分数据给出的结果可以截然不同。结论 在测量水平接近本底的情况下,应该重视判断限和探测限的应用,根据测量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如本底计数、本底测量时间、样品测量时间等因素)选取合适的公式,从而保证对测量结果的判断更加可靠。
  • 辐射监测/论著
    徐辉, 赵锡鹏, 岳保荣, 冯泽臣, 黄卓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国内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试验比较国产和进口两款X-γ剂量率仪响应时间性能,评估其在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检测中的适用性。方法 在一台医用X射线摄影机上,使用固定的管电压(70 kV),分别设定不同的管电流获取高中低三档剂量,曝光时间从10 ms递增至1 000 ms,记录不同曝光时间下两种X-γ剂量率仪的周围剂量当量率读数。结果 国产RJ32-2106P型X-γ剂量率仪在3档剂量水平的X射线中,低剂量档时间响应为160 ms,中、高剂量档对应的响应时间为50~64 ms;AT1123的响应时间在3个剂量档均稳定在80~100 ms左右。结论 在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防护检测时,应根据X射线辐射场,选择能够测量短时间出束和脉冲辐射场的设备进行测量。RJ32-2106P和AT1123X-γ剂量率仪在不同剂量水平下时间响应在200 ms以内,适用于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的放射防护检测。
  • 辐射监测/论著
    杨小勇, 陈维, 秦永春, 王福如, 陈群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验江苏省个人剂量技术服务机构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系统的性能。方法 组织江苏省33家个人剂量技术服务机构开展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能力考核。个人剂量计在计量部门进行照射,参加考核的机构测量并报送结果。参照GBZ 207-2016《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计算单组性能(Pi)、偏离值(B)、偏离标准偏差(S)和综合性能(√B2+S2),并进行单组性能判定和综合性能判定。结果 2018年江苏省个人剂量技术服务机构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结果合格率为84.4%,优秀率为18.8%。结论 加强个人剂量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定期进行检定校准和能力考核是提高个人剂量监测质量的重要保障。
  • 辐射环境/论著
  • 辐射环境/论著
    向辉云, 毕心粼, 郑黄婷, 袁继龙, 许明发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某一在用沉井式X射线探伤室为研究对象,对探伤室周围的辐射剂量率水平进行监测,结合相关的标准,进行分析与评价。评估该类探伤室的设计方案的优势与不足,为加强这一类X射线探伤室辐射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合适的仪器对探伤室周围环境开展周围剂量当量率监测,以及依据屏蔽规范开展理论估算,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及估算结果开展评价。结果 沉井式探伤室使用场所周围关注点的辐射剂量率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结论 应当加强对非典型X射线探伤室的环境管理,防止造成辐射安全隐患。
  • 监督与管理/论著
  • 监督与管理/论著
    宋娇健, 陈清梅, 陈睿, 郑成龙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交流放射防护案件执法经验,强调放射检查中为受检者规范应用放射防护用品的重要意义,切实维护公众身体健康。方法 对一起医疗机构未按规定在放射检查时为受检者使用放射防护用品一案进行分析。结果 该案顺利结案,但济南市放射诊疗机构内放射防护用品配备、更新、存放等方面存在多种不规范现象,放射工作人员对受检者的放射防护意识有待提高。结论 应从完善院内管理、优化卫生监督执法模式、加强宣传培训等方面着手,有效提高放射工作人员及受检者的放射防护意识。
  • 监督与管理/论著
    王贵青, 张柱存, 陈小洁, 邵彦杰, 徐容, 蒋发金, 韩正伟, 刘学锋, 孔令彦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加强放射诊疗第三方检测机构从业人员职业规范建设,提高检测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方法 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结果 综述了放射诊疗行业第三方检测机构从业人员职业规范建设的行为要求,对第三方检测机构从业人员职业规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结论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 监督与管理/论著
    张强, 谢波荣, 达娃扎西, 晏仙梦, 李斌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西藏医用辐射防护现状。保障西藏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工作人员、患者、群众的身体健康与安全。方法 通过多年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的资料累积,以部分地市为例,分析具有西藏特色的发展历程。依据西藏医用辐射监测的特点,结合组团式援藏帮扶西藏医用辐射监测工作实际经验,分析影响西藏放射工作人员、公众健康与安全的因素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结果 西藏医用辐射监测工作基础薄弱,在实际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放射诊疗过程中缺乏日常监测以及监督管理等,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结论 必须坚持在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验收、运行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督管理,并在组团式援藏工作模式下,建立西藏本地医用辐射监测队伍,提高西藏医用辐射监测水平,才能切实消除隐患,保证医疗卫生机构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行。
  • 监督与管理/论著
    王川, 张强, 曾进忠, 何俊男, 倪伟, 王瑞军, 李厚文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核电站的辐射防护工作中,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工作都很重要。结合作者多年的从业经历,本文从辐射防护技术队伍、管理程序体系、标准化的技术文件体系、信息化管理和经验反馈等五个方面介绍了核电站辐射防护管理中的五个核心问题。
  • 监督与管理/论著
    秦占霞, 赵燕, 戎臻, 吴静, 陈术坤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高职业病诊断档案管理水平。方法 通过PDCA循环理论,找出当前职业病诊断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计划,并对结果进行监督评价。结果 将PDCA循环应用在职业病诊断档案中,可以发现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有效解决。在不断的PDCA循环中,实现职业病诊断档案管理质量的螺旋式上升。结论 PDCA循环理论在职业病诊断档案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职业病诊断档案的管理水平。
  • 诊断与治疗/论著
  • 诊断与治疗/论著
    苗利, 邱正帅, 程孝国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放射治疗计划中不同人体组织深度剂量沉积特点。方法 在Eclipse计划系统中建立20 cm×20 cm×20 cm水模体,然后在水模体中心轴处,深度3cm下建立含不同人体替代组织的模体结构,并赋予组织密度值和CT值,射野10 cm×10 cm,使用6 MV X射线SSD=100 cm照射,提取射野中心轴深度剂量曲线数据与水模体中深度剂量曲线比较。结果 当给予6MV X射线照射时,含空气和肺组织模体均在组织和水材料下交界后出现二次剂量建成,且剂量值下降大大慢于单纯水模体;含骨骼肌和脂肪组织模体中的深度剂量线和单纯水模体相比相差较小,其中含骨骼肌模体中深度剂量线基本与水模体中相同,而含脂肪模体中数值略高于水模体的;含骨组织、铝模体和水材料的上交界后出现二次剂量建成现象,而和水材料下交界后剂量快速下降;含各种组织的模体在达到一定深度后剂量曲线均趋于平行。结论 当射线由低密度物质进入高密度物质后会产生二次剂量建成效应,且密度差异越大建成效应越明显;当射线由高密度物质进入低密度物质后,深度吸收剂量快速降低,且密度差越大降低速度越快。这种深度剂量特性对制定放射治疗计划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诊断与治疗/论著
    郑亚琴, 刘建庭, 褚薛刚, 崔桐, 邢玉荣, 邢晓汾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3DCRT+VMAT的混合调强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加量放疗中的剂量学优势及临床实用性。方法 选择1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在同一优化条件下,分别设计基于VMAT的混合调强计划(3DCRT+VMAT)和基于IMRT的混合调强计划(3DCRT+IMRT),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体积。结果 3DCRT+VMAT组中PTV的D95为50.29±0.25,优于3DCRT+IMRT组的50.69±0.20(P<0.05),两组计划PGTV的D95、PTV和PGTV的CI、HI无统计学差异(P>0.05);3DCRT+VMAT组心脏的Dmean、V30较3DCRT+IMRT组有所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DCRT+VMAT组健侧乳腺的Dmean为1.31±0.44低于3DCRT+IMRT组的1.88±0.28(P<0.05),两组计划患侧肺V5、V10、V20、Dmean、健侧肺的Dmean无统计学差异(P>0.05);3DCRT+VMAT组较3DCRT+IMRT组机器跳数减少了31%(P<0.05),平均治疗时间节省了38%(P<0.05)。结论 基于VMAT的混合调强方式与基于IMRT的混合调强方式相比,在保证靶区的适形度和均匀性前提下,更好的保护了心脏和健侧乳腺,同时显著缩短了计划执行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潜力。
  • 诊断与治疗/论著
    郭峰, 杜傲男, 拾景磊, 沈文彬, 刘亚洲, 孙苏平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伴有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市肿瘤医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食管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该院收治50例非糖尿病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食管癌患者均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对比两组放射治疗食管癌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糖尿病食管癌患者经调强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34%,对照组非糖尿病食管癌患者经治疗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4%,两组食管癌患者给予调强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食管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经调强放射治疗后,较易出现放射性肺炎的情况。
  • 综述
  • 综述
    李欣, 刘扬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臭氧层空洞引起地表紫外辐射增强的现象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白内障是导致失明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目前紫外线暴露评价研究包括环境辐射、个体暴露和眼部暴露三个层面,紫外线致白内障的流行病学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白内障发病率与环境紫外辐射量而非与眼部紫外线暴露量之间的关系。本文拟对紫外线暴露评价方法和紫外线致白内障流行病学调查这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 总目录
  • 总目录
    2018, 27(6): 635-640.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