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封面
  • 封面
    2020, 29(5): 0-0.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目录
  • 目录
    2020, 29(5): 0-0.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拓飞, 周强, 孙全富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监测数据是进行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的宝贵数据来源,2012年至今,我国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监测工作一直在不断推进。持续监测可以提高预警和控制能力,为正常状态和紧急情况后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综述了我国现行的环境和食品中放射性测量标准,介绍了我国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监测的现状,探讨了食品放射性物质监测工作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对食品放射性物质监测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展望进行了总结,期待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科学的指导。
  •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张良安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诠释国内外个人监测标准中的关键技术和技术难点,以利于更好的实施相关职业卫生国际标准,提升职业健康管理水平。方法 诠释国际和我国现行相关的个人监测标准。结果 对我国的GBZ128—2019和GBZ129—2016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并对国际相关标准的新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结论 解读内外照射相关个人监测标准的技术难点,有利于进一步执行相关标准,并可提升职业健康水平。
  • 放射生物学/论著
  • 放射生物学/论著
    董娟聪, 原雅艺, 党旭红, 王婧洁, 孟倩倩, 王超, 刘红艳, 任越, 张忠新, 左雅慧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高通量miR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人外周血中辐射敏感的miRNA分子,为辐射损伤提供早期诊断指标。方法 采集健康成年男性的外周血,给予0.2 Gy和2.0 Gy γ射线照射,于照射后6 h提取总RNA,应用高通量miRNA测序手段获得差异的miRNA,qRT-PCR方法验证部分差异的miRNA,通过mirdbV6和Target Scan7.1数据库预测共同差异miRNA的靶基因,并进行KEGG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人外周血经不同剂量 γ 射线照射后6 h,0.2 Gy组差异miRNA有10个,2 个表达上调,8 个表达下调;2.0 Gy作用后共鉴定出9 个表达上调、12 个表达下调miRNA分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有5个miRNA在2个剂量组均发生显著变化。RT-PCR实验结果表明有4个miRNA,miR-23c、miR-1287-5p、miR-219a-3p、miR-320d与测序结果一致。生物信息学结果表明,在2个剂量组均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通过参与调控MARK、RAS、P53、RIG-I等信号通路影响细胞增殖、凋亡、DNA损伤修复及免疫调控。结论 miR-23c、miR-1287-5p、miR-219a-3p、miR-320d分子有望成为辐射损伤新的血液标志物。
  • 辐射健康/论著
  • 辐射健康/论著
    熊毅, 黄华, 张玉银, 陈莎莎, 吴丽丽, 杨建强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接触放射性物质官兵的健康体检结果。方法 选取2019年在我院疗养的73名接触放射性物质官兵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院疗养的80人不接触放射性物质官兵作为对照组,重点观察项目包括自觉症状、血常规(白细胞总数、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甲状腺功能(T3、T4、TSH)、眼晶状体检查和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自觉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眼晶状体和染色体畸变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接触放射性物质官兵外周血像、甲状腺功能、眼晶状体及细胞遗传学均未因其工作岗位而造成明显影响,但有必要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服务及辐射防护教育。
  • 辐射健康/论著
    陆强, 张秋玲, 洪秀娟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切实做好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可以准确识别群体健康对放射工作是否具有适任性及健康变化与接触射线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保障放射岗位工作的安全、有序运行。本文以《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5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5号)、《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GBZ 98—2017)为主要依据,对我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现状加以分析,进而探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 辐射健康/论著
    钱小莲, 方慧莲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核型自动扫描成像系统在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中的优点。方法 以192名医疗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核型自动扫描系统检测法和人工双盲检测法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和染色体畸变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对同一批标本阅片,扫描组平均用时(15.3 ±0.69) min小于人工组(42.0 ±0.5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同一批标本,扫描组的染色体畸变细胞率(0.193%)和染色体畸变率(0.227%)均高于人工组(0.065%,0.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核型自动扫描系统可以提高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检出率,提高阅片的速度,缩短发报告的周期,减轻实验室人员的工作量,适合标本量较多的单位使用。
  • 医疗照射/论著
  • 医疗照射/论著
    尹俊清, 董振军, 冯冬颖, 段杏丽, 申立军, 沈爱国, 畅晋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掌握河北省医疗机构核医学诊疗基本情况、发展趋势和医疗照射应用频度,为合理配置临床核医学资源、优化核医学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设计核医学专项调查表格,采取医疗机构自查、卫生监督机构对辖区内的医疗机构进行现场调查等方法,将调查的各类核医学诊疗人次数除以2018年全省常住人口数,得出不同诊疗类型的应用频度。结果 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应用核医学共诊疗160809人次,其中诊断143107人次,治疗17702人次,诊断频率1.89人次/千人口,治疗频率0.23人次/千人口,核医学应用频率2.13人次/千人口。结论 河北省核医学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很突出,虽然临床核医学应用频度每年稳步上升,但是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设备越来越高端、精细,对核医学医师、技师等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更高,需要医疗机构增加核医学诊疗专业人才的引入和培养,更需监管部门加大对核医学的监管力度,以实现安全医疗的目标。
  • 医疗照射/论著
    黎珍容, 杨淑慧, 张琳, 闵楠, 朱建国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调查取得ERCP手术的相关参数,模拟ERCP手术过程,借助仿真人体模型、热释光剂量计,测量计算吸收剂量,为估算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的ERCP过程的透视时间及摄片帧数,选取实验照射条件进行照射,用仿真人体模型替代放射工作人员,测量吸收剂量。结果 共选取5组实验条件,包括放射工作人员未穿铅衣的L、M、S组和穿铅衣后的M、L剂量组。S组(无铅衣)有效剂量为2.63 μSv,M组(无铅衣)有效剂量为9.38 μSv,M组(有铅衣)有效剂量为0.58 μSv,L组(无铅衣)有效剂量为29.11 μSv,L组(有铅衣)有效剂量为7.48 μSv。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有效剂量随着透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穿戴铅衣组别的有效剂量明显低于未穿戴铅衣的组别。虽然在床侧装有铅帘,床旁设有铅屏,但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仍不容忽视。
  • 医疗照射/论著
    何丹, 张光贵, 何洋, 王海峰, 李沁玲, 刘利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四川秦巴山区乡镇卫生院放射诊断应用及专业人员现状,分析基层医学影像人员工作量、人才需求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措施。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四川秦巴山区开江、平武、通江、旺苍县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126家乡镇卫生院的普通放射诊断检查频度和人员配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乡镇卫生院医疗门诊量年均16431人次,放射诊断检查应用年均2456人次,放射诊断检查年应用占门诊量的14.95%,乡村全人口放射诊断应用为212人次/千人口;在有放射工作场所的乡镇卫生院中,放射人员配备率为36.51%,其中中专和专科学历占78.82%,初级职称占55.29%。医学影像人才的需求调查显示,大专毕业生的需求率达82.98%。结论 四川秦巴山区乡镇卫生院放射诊断检查应用低,医学影像专业应用人才贫乏;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应加强对影像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要。
  • 医疗照射/论著
    唐孟俭, 吴应宇, 陈掌凡, 谢萍, 董颖, 陈发想, 覃志英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某院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第一术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受照剂量,为提高介入术者的辐射防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广西某院心血管内科5名介入手术第一术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标准《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16),用热释光剂量计(TLD)监测介入术者的眼晶状体、左小手指、右小手指、左脚踝、甲状腺、左胸、会阴等共7个部位,记录每名术者的受照时间、手术例数、受照剂量,分别计算铅防护衣对X射线的衰减率,评估铅防护衣的屏蔽防护效果。结果 各监测部位受照剂量最高值分别为:眼晶状体2.04 mSv,左小手指为7.22 mSv,右小手指2.40 mSv,左脚踝为0.736 mSv,甲状腺为0.204 mSv,左胸0.054 mSv,会阴0.032 mSv;甲状腺、左胸部、会阴等部位铅防护衣对X射线衰减率平均值由高到低排序为:会阴(91.4%)、左胸部(85.1%)、甲状腺(71.2%)。结论 预估算,眼晶状体年受照剂量为24.5 mSv;除眼晶状体外,其余监测部位的年受照剂量均不超过国家标准限值,介入术者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可有效降低其受照剂量,应强化术者自身防护意识,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提高介入手术操作技术水平,减少不必要的照射。
  • 医疗照射/论著
    王海军, 罗晋甘, 蔡金敏, 张怡, 林涌钦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深圳市2018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介入诊疗场所的放射防护状况,为卫生行政部门放射卫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GBZ 130—2013的方法要求,对深圳市17家医疗机构的18台DSA设备进行状态检测,检测DSA设备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上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和机房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结果 18台DSA设备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上空气比释动能率合格率为44.4%,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上空气比释动能率第二术者位结果略高于第一术者位,经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第一术者位的腹部位置和第二术者位的胸部位置所受的辐射剂量值最高。DSA设备机房外周围剂量当量率合格率为88.9%,机房外介入放射工作场所处于安全水平。结论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重视腹部区域的防护问题,重点关注第二术者位的防护问题,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应自觉规范穿戴铅橡胶围裙等个人防护用品和使用辅助防护设施。
  • 医疗照射/论著
    陈清凤, 黄喆, 程伟, 徐宇萍, 朱若凯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2018年对上饶市医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性能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和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利用Catphan 500 等检测设备,根据国家检测标准对上饶市的CT进行性能检测。结果 全市有CT 104台,其中验收检测20台,状态检测84台,验收检测的合格率为100%,状态检测的合格率为83.33%。结论 上饶市的CT性能合格率较高,但仍需加强设备日常维护,淘汰不合格设备,提高CT设备的影像质量。
  • 辐射监测/论著
  • 辐射监测/论著
    闵楠, 耿直, 王小山, 宋钢, 刘芳, 刘乾, 牛菲, 孙伟航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模拟测量125I粒籽植入治疗过程中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为工作人员的防护提供辐射剂量学数据。方法 根据现场调查中接触粒籽源环节,模拟125I粒籽植入手术过程,植入前及植入后,分别测量距离其0.05 m及1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水平。植入时,分别将10粒、50粒、100粒、150粒125I粒籽源置于治疗床上,分别测量0 mm、1 mm、10 mm、20 mm固体水以及0.25 mmPb的铅方巾覆盖粒籽源的条件下,距离床边10 cm处头部、胸部、腹部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水平。头部、胸部、腹部分别代表距地高度155 cm、125 cm和105 cm。手部代表距离辐射源0.05 m。结果 粒籽源活度测定时,井型电离室0.05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为0.46~0.64 μSv/h。粒籽源装入植入枪后,其表面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为15.7~16.3 μSv/h,所检测的其余各阶段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均为本底辐射水平。粒籽植入过程中,随着所植入的粒籽数量的增加,工作人员操作位置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水平均随头部、腹部、胸部、手部顺序递增。但随着固体水厚度的增加,各操作位置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水平顺序递减。当粒籽源覆盖铅方巾后,其表面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均为本底辐射水平。结论 操作125I的工作人员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虽未超过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但处于较高的水平,需引起足够重视。
  • 辐射监测/论著
    陈亮平, 韩春彩, 许忠扬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99Tcm药制备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手部当量剂量情况。方法 对采用不同防护套和不同工作时间制备99Tcm药所致手部当量剂量进行估算。结果 按照年工作250天计算,采用3 mm铅防护套所致手部的当量剂量约为668.8 mSv/a,采用2 mm钨合金防护套所致手部当量剂量约为392.7 mSv/a;按照年工作100天计算,采用3 mm铅防护套所致手部的当量剂量约为267.3 mSv/a,采用2 mm钨合金防护套所致手部当量剂量约为157.1 mSv/a。结论 99Tcm药制备过程中手部剂量的辐射影响不容忽视,应合理分配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或提高防护效果,保证工作人员手部的年受照当量剂量低于GB 18871—2002中四肢或皮肤的年剂量限值500 mSv/a的要求。
  • 辐射监测/论著
    樊芳, 杨波, 秦启凤, 牟胜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昆明某基地蔬菜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方法 采集该蔬菜种植基地不同品种的蔬菜,用FYFS-400X型低本底α/β测量仪,测量样品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结果 叶类蔬菜中总α放射性水平为(0.62 ±0.59) Bq/kg,范围为 (0.23~1.66) Bq/kg,总β放射性水平为 (106.3 ±27.6) Bq/kg,范围为 (68.4~125.3) Bq/kg;茎类蔬菜中总α放射性水平为 (0.45 ±0.26) Bq/kg,范围为 (0.30~0.64) Bq/kg,总β放射性水平为 (86.5 ±17.6) Bq/kg,范围为 (71.7~113.4) Bq/kg;根类蔬菜中总α放射性水平为 (0.32 ±0.19) Bq/kg,范围为 (0.28~0.39) Bq/kg,总β放射性水平为 (119.5 ±31.2) Bq/kg,范围为 (91.2~141.3) Bq/kg。结论 昆明某种植基地蔬菜中总放射性水平相对较低,属于正常本底水平。
  • 辐射监测/论著
    李林泽, 朱锐, 刘飞, 叶南, 何涛, 李志亮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和研究南京市24个地下水监测井中水样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深入了解南京市不同地区地下水总放射性风险。方法 参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放射性指标》GB/T 5750.13—2006进行分析,依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WHO《饮用水水质准则》进行评价。结果 南京市24个地下水监测井中水样中总α、总β的放射性水平分别是15~487 mBq/L和62~880 mBq/L。结论 所调查区域地下水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WHO《饮用水水质准则》要求,符合饮用水标准。以此作为南京市地下水总放射性水平的参考,通过与我国其他地区地下水总放射性水平对比,南京市地下水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居全国中等水平,其中六合区、江宁区、栖霞区的地下水放射性水平在南京市中较高。后续应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地下水放射性的波动风险。
  • 辐射监测/论著
    杜勤, 顾先宝, 陈志, 何旭, 梅宇, 於国兵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合肥市TSP和PM2.5颗粒物中天然放射性核素7Be和210Pb浓度的年度变化情况及其与颗粒物质量的关系。方法 通过大流量气溶胶采样器和PM2.5粒径切割器采集合肥市一年中各月份同时段的TSP和PM2.5样品,使用超低本底高纯锗谱仪对样品中放射性核素7Be和210Pb的活度进行测量。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TSP样品中7Be和210Pb的活度浓度年均值分别为(5.34 ±1.48) mBq/m3和(1.66 ±0.84) mBq/m3,PM2.5样品中7Be和210Pb的活度浓度年均值分别为(4.32 ±1.23) mBq/m3和(1.35 ±0.68) mBq/m3;PM2.5与TSP中7Be的活度浓度月均值比值范围为0.59~0.99,PM2.5与TSP中210Pb的活度浓度月均值比值范围为0.61~0.94;TSP和PM2.57Be和210Pb的活度浓度的年度变化趋势均与颗粒物质量的年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冬春季节高,而夏秋季节相对较低,但是TSP和PM2.57Be和210Pb的比活度均与颗粒物质量均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合肥市TSP和PM2.5颗粒物中7Be和210Pb的活度浓度主要取决于颗粒物质量,并且大气颗粒物中7Be和210Pb主要分布于PM2.5中,因此,在评估大气中放射性颗粒物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时应主要考虑PM2.5中的放射性核素的贡献。
  • 辐射监测/论著
    王永杰, 江阔, 滕伟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整理2015—2017年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的青岛市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Hp(10)数据结果,对放射工作人员射线暴露和防护情况进行评估,为更好的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健康,预防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仪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分类整理数据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7年共对2861人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医疗机构2015—2017年人均年有效剂量依次为0.52、0.25和0.17 mSv/a,人均年有效剂量逐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工业企业2015—2017年人均年有效剂量依次为0.17、0.16和0.14 mSv/a,人均年有效剂量逐年降低,不同年份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5—2017年各职业类别的放射工作人员间人均年有效剂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诊断和介入工作人员分别有3人和2人年有效剂量超出20 mSv/a。结论 青岛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人均年有效剂量逐年降低,各职业类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应加强诊断和介入工作人员放射防护。
  • 辐射监测/论著
    李兴隆, 王薇, 吴建华, 李传龙, 骆志平, 庞洪超, 刘阳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核设施热点成像应用设计康普顿相机的探测器和读出电子学系统。方法 采用两块像素型碲锌镉探测器分别作为康普顿相机的散射层和吸收层,利用SRE4002模块、信号处理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和主控板等构成读出电子学系统,并针对康普顿相机应用设计了数据采集逻辑和控制程序,可对探测器每个像素的能量响应进行实际校准测试。结果 测试发现该探测系统的位置分辨与像素设计一致;校准后662 keV处总能量分辨和平均能量分辨约为3%。结论 该系统的位置分辨和能量分辨符合康普顿相机研究需求,单像素能量校准有效改善了能量分辨,可为康普顿散射成像研究提供硬件支持,并对其他γ成像系统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 辐射监测/论著
    蔡金敏, 王海军, 王小强, 赵坤, 罗晋甘, 惠长野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生物样品主要成分组成对γ能谱分析时无源效率刻度的影响。方法 依据新鲜生物体内O、C、H、N主要元素占细胞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5%、18%、10%、3%)估算新鲜生物样品中各元素相应含量,然后再根据样品脱水比例估算相应样品中O、C、H、N的含量。各种模拟样品信息通过LabSOCS无源效率刻度软件生成效率曲线,由此得到不同能量线的效率,经SPSS软件统计分析后评估O、C、H、N主要元素对无源效率刻度的影响。结果 对46.54 keV~1836.01 keV范围的能量线来说,新鲜生物样品与修正质量含量后的不同程度脱水样品无源效率刻度效率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86%,相对偏差绝对值最大值为2.6%;模拟O、C、H、N 4种单质元素样品无源效率刻度效率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1%~13.2%;模拟O、C、N 3种单质元素样品对无源效率刻度效率值影响两两相比,相对偏差绝对值最大值分别为4.6%、2.7%和1.9%,而H单质元素样品与其它3种单质元素分别比较,相对偏差绝对值最大值分别为27.0%、28.9%和28.4%。结论 新鲜生物样品中O、C、N 3种元素对无源效率刻度影响程度相近,而H元素对无源效率刻度影响程度与O、C、N 3种元素不同,总体上生物样品脱水前后对无源效率刻度的影响不大,在容许接受范围之内。
  • 辐射监测/论著
    李晓敦, 曹勤剑, 肖运实, 赵日, 张明水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提高甲状腺计数器对大量公众放射性碘(如131I等)摄入量测量的准确性,开展了甲状腺计数器多尺寸刻度模型研究。方法 首先根据中国成年男性参考人体素模型、不同年龄段人群颈部尺寸和甲状腺质量等数据,建立了涵盖1~15岁儿童、青少年以及成年人的不同年龄段的多尺寸颈部(甲状腺)模型,该模型包含了人体颈部甲状腺、气管、食道、颈椎、骨髓等主要器官和组织;然后使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碘化钠型甲状腺计数器对不同类型、不同尺寸刻度模型的探测效率响应。结果 在测量距离为20 cm时,甲状腺计数器对本文建立的成年男性颈部模型TM、IAEA/ANSI颈部模型及中国成年男性参考人颈部体素模型CRAM-neck的探测效率相对偏离小于2%,而对不同尺寸颈部模型的探测效率相对偏离为1%~30%,且模型尺寸差异越大所引起的探测效率相对偏离越大。结论 在测量距离为20 cm时,本文建立的成年男性颈部模型TM可等效IAEA/ANSI颈部模型,而且刻度模型尺寸的差异对甲状腺计数器的探测效率影响较大。因此,建立各年龄段人群,尤其是儿童的颈部(甲状腺)刻度模型对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 辐射监测/论著
    朴春南, 吴丽娜, 阮健磊, 高刚, 潘艳, 刘建香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ISO 13528稳健分析法对全国43家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生物剂量估算能力考核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和判断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生物剂量估算能力和水平。方法 按照4个不同照射剂量分组,每个参加机构随机抽取2个盲样,进行制片、分析及估算照射剂量,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结果。根据z比分数公式对43家机构生物剂量估算结果进行分析,|z| ≤ 2即为合格。结果 4个剂量组的|z| ≤ 2的比例分别为1.7 Gy (95.7%)、2.1 Gy (91.3%)、2.8 Gy (81.8%)和3.7 Gy(90%),在43家机构中两个考核样本均为|z| ≤ 2的有36家(83.7%)。结论 ISO 13528稳健统计可用于生物剂量估算能力考核结果分析。大多数机构的生物剂量估算能力合格,说明全国生物剂量估算能力整体水平较好,少部分机构的能力有待提高。
  • 辐射监测/论著
    卢瑛, 涂兴明, 文富平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验参比单位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水平,不断提高监测能力,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环境γ辐射剂量率实验室间比对,采用四分位数稳健Z比分数对比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总体不接受率为3.3%,接受但警告率7.2%,接受率89.4%。结论 整体比对结果良好,参加比对的仪器基本能较好的满足环境地表γ剂量率监测的需要。
  • 辐射监测/论著
    黄德华, 胡秋敏, 李承泽, 黄勇, 戴丽萍, 梁颖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临床常用的手工分装、全自动分装和PET药物分装注射系统三种方式分装氟代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fluorodeoxyglucose,18F-FDG)的分装时间、分装准确性和分装人员手部及眼部受照剂量。方法 分装的目标活度为296 MBq,在分装人员双手食指根部、双手腕外侧以及铅防护眼镜固定位置佩戴热释光剂量计,同一分装人员分别用三种方式进行30例次18F-FDG分装,每次分装活度在296 MBq ±10%以内为达标,记录每例次的分装次数、每次分装活度和分装时间。结果 完成30例次分装,三种分装方式的分装次数分别为43、47和30次,首次分装成功率分别为76.67%、73.33%和100%,平均每次目标分装的次数分别为1.43、1.56和1例次,平均每例次分装时间分别为(39.15 ±32.80)s、(203.60 ±203.11)s和(82.29 ±26.11)s。计算三种分装方式所测个人剂量当量,手部剂量当量最高的位置为左右双手食指底部,左手和右手手工分装分别为(1231.48 ±29.40) μSv/GBq和(1281.24 ±121.00) μSv/GBq、全自动分装分别(862.49 ±30.50) μSv/GBq和(678.64 ±51.68) μSv/GBq,PET药物分装注射系统分别为(4.50 ±2.25) μSv/GBq和(7.88 ±1.13) μSv/GBq。三种分装方式左右眼晶体剂量当量分别为3.39 μSv/GBq和4.5 μSv/GBq、1.69 μSv/GBq和2.5 μSv/GBq、1.69 μSv/GBq 和0。按国家标准年剂量限值估算三种分装方式下分装人员年度分装例次分别为1319、1964和214364例次。结论 PET药物分装注射系统的分装成功率、准确性和稳定性最高,辐射防护最好,可减少分装人员配置。
  • 辐射监测/论著
    张金帆, 郭键锋, 黄恒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电动汽车低频电磁环境防治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对不同类型电动汽车低频电磁环境进行检测对比分析。结果 各类车型不同点位的监测数据为0.16~19.89 μT;1、2、3、4号车主驾驶位脚部监测数据分别为19.89 μT、1.32 μT、4.27 μT、1.82 μT;监测高度越低数据增大越明显;动力母线形成的闭合回路面积越大监测数据越大;电机与驾驶室之间设置金属屏蔽隔板比不设置金属屏蔽隔板的监测数据小。结论 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出电动汽车低频电磁环境污染防治方法:优化线缆走线设计;增加人体与动力母线的距离(使用SUV型电动汽车);强化底板材料的电磁屏蔽效果;优化电机电池的布设位置。
  • 辐射环境/论著
  • 辐射环境/论著
    程卫亚, 陈连杰, 许慧萍, 文富平, 潘竞舜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某设施净化后的含氚废水采用生态方式排放造成的辐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方法 通过生态实验获取氚的排放源项,采用该设施拟建场址环境特征参数,对生态排放造成的大气和地下水途径的辐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95%的氚会通过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排入环境,同时部分含氚废水会通过渗透作用进入下水;通过内陆某厂址的环境参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通过气态途径造成的最大个人剂量为1.9×10-3 mSv(考虑吸入和食入途径);渗透进入地下水其运移速度较慢,排放后经过100年造成最大个人有效剂量影响为12.3 μSv。结论 从辐射环境影响还是经济利益角度,通过生态方式排放净化后的含氚废水都可行的。对于水资源缺乏的内陆核设施,生态排放是一个重要的排放途径。
  • 辐射环境/论著
    徐茗荟, 孙亚敏, 王晓芬, 王蕾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国家辐射监测网监测数据为基础,从空气吸收剂量率、空气、水、土壤等方面对2011—2015年全国环境天然辐射水平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归类和总结了2011—2015年我国空气、水和土壤中的天然辐射水平监测数据。结果 2011—2015年,自动站空气吸收剂量率年均值范围为88~92 nGy/h,累积剂量测得的空气吸收剂量率年均值范围为97~99 nGy/h,空气、水和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均在日常涨落范围内。结论 自动站连续空气吸收剂量率、地级及以上城市累积剂量测得的空气吸收剂量率处于当地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气溶胶和沉降物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水平,江河水、湖(库)水、海水及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在日常涨落范围内,且与1983—1990年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结果处于同一水平。
  • 辐射安全/论著
  • 辐射安全/论著
    蒋德娟, 王梅, 殷爱民, 杨林, 刘承军, 罗毓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运用德尔菲法构建一套科学、可行的军队医院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医学救援护理核心能力体系。方法 以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医学救治理论为依据,在已有的应急护理救援流程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理论分析和德尔菲法等,对20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征询,初步构建护理核心能力体系。结果 两轮征询中,专家积极系数为100%,权威系数为0.86和0.88,协调系数为0.432~0.519,最后确定的护理核心能力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结论 该体系涵盖了军队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医学救援中护理工作的要求,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军队核应急救援护理专业队员的选拔、岗前培训、考评等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形成标准化、体系化的救护体制,也有利于提升整体救援效能。
  • 辐射安全/论著
    王成, 陈石磊, 冉新泽, 王军平, 王崧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制《核事故医学救援虚拟仿真训练软件》并探讨应用于核应急医学救援培训的效果。方法 利用主观性问卷调查和客观性试卷评测分析训练软件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完善对策。结果 训练软件设救援准备、侦检搜救、现场急救、沾染检测、伤员救治、伤员去污6个模块,整合了核应急医学救援工作的任务和基本流程,提升了学员对培训课程和掌握救援流程的满意度。为提高训练效果,软件可进一步升级,教员应优化课程设置、及时归纳总结。结论 训练软件构建科学、合理,应用效果好、推广价值高。
  • 监督与管理/论著
  • 监督与管理/论著
    杨勇, 杨瑞红, 晏飞来, 居治豪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放射源销售是核技术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从生产到最终用户使用的放射源流转全过程。本文对销售单位进行分类,通过梳理与分析放射源销售流程和销售活动,归纳出放射源销售监管特定要素与通用要素核查表,为放射源销售行业的辐射安全监管提供依据,将有助于提升监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 监督与管理/论著
    黄伊林, 龚行健, 毛位新, 林晨, 冯亮亮, 许明发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提升核与辐射应急队伍的应急响应能力,完善辐射事故应急体系,广西组织了一次使用真实高危放射源模拟的重大辐射事故以及叠加核事故陆地监测应急演习。本文从情景设计、应急监测与处置、指挥调度等方面对应急演习进行了分析,发现广西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及有关程序性文件还需进一步修订完善。进一步提出需要强化实战化应急演习,加强应急监测及处置能力的建设,加快先进仪器设备的研发与应用等建议,才能更有力的保障核与辐射安全。
  • 综述
  • 综述
    赵锡鹏, 徐辉, 黄卓, 岳保荣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肺部低剂量CT扫描在肺癌筛查、肺炎和肺血管等肺部疾病诊断中,主要通过降低管电压、管电流等方式,在能够获取足够诊断信息的基础上,大幅降低了受检者辐射剂量。目前研究主要采用对临床受检者和拟人肺部模体进行扫描的方式,以医师主观方法对低剂量CT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多数研究报道在大幅降低管电流的条件下,结合IMR算法的低剂量CT可达到主观满意的图像质量。虽然目前还没有公认的低剂量CT扫描参数,但随着公众对辐射防护重视度的提高和研究的深入,低剂量CT扫描在临床肺部疾病筛查和诊断中将会得到普及。
  • 书评
  • 书评
    张大海, 白如玉, 雷志刚, 卢广宇, 刘桂兰
    2020, 29(5): 580-580.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书评
    韩艳敏, 陈建元, 白如玉, 刘欣, 赵秀娟
    2020, 29(5): 581-581.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