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封面
  • 封面
    2021, 30(4): 0-0.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目录
  • 目录
    2021, 30(4): 0-0.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年
  • 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年
    冉新泽, 袁瑒, 王军平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辐射健康/论著
  • 辐射健康/论著
    张曼宇, 刘宁, 陈惠鹏, 叶小华, 姚振江, 钟新光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低剂量辐射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剂量-反应关系,为放射工作人员防护工作重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1237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报告及个人剂量监测数据。以辐射累积有效剂量作为观察指标并按照四分位间距分0~2.586 mSv、2.586~3.757 mSv、3.758~31.272 mSv 3组,低剂量组为参照,比较不同累积辐射剂量组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激素变化情况。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别估计累积有效剂量与甲状腺激素变化的关联及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1237名放射工作人员的甲状腺素T4、FT3水平变化在不同剂量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调整性别、年龄、工龄、职业、医疗等级和吸烟后,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显示,2.586~3.757 mSv (β = 3.514, 95%CI: 0.900~6.128)与放射工作人员T4水平变化显著相关,而累积有效剂量与FT3水平变化无关(P > 0.05)。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结果显示,累积有效剂量连续变化与T4水平变化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 = 0.023)。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辐射累积有效剂量与T4水平变化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 辐射健康/论著
    单铁梅, 付丽丽, 王丽东, 李业明, 段潇潇, 田欣鑫, 那向杰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放射工作者外周血象、淋巴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情况,为放射工作者职业防护和健康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2017年和2019年连续3次接受健康检查的127名放射工作者进行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及血象分析,将其设为放射组。另外选取133名无射线接触史的医务人员设为对照组;结果 放射组中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27名放射工作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随着接触电离辐射时间的增长逐渐降低,染色体畸变率逐渐增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损害工龄大于20年的放射工作者染色体畸变率高于低工龄组,不同损害工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核医学与介入治疗工种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其他工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长时间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可使放射工作者白细胞总数降低和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加,应加强放射工作者防护措施以备降低电离辐射损伤程度,特别要加强核医学和介入治疗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
  • 医疗照射/论著
  • 医疗照射/论著
    董颖, 吴应宇, 唐孟俭, 覃志英, 谢萍, 陈发想, 陈掌凡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广西省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设备性能的质量控制水平,为卫生行政部门研究制定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卫生标准和质量控制检测规范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广西省部分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进行质控检测。结果 2017—2019年累计检测118台次加速器,加速器质控检测(包括X射线和电子束)总初检合格率为56.8%,总复检合格率为96.6%;二级、三级医院加速器质控检测初检合格率分别为32.0%、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初检合格率最低的指标是辐射剂量示值误差,其次是辐射野均整度。结论 广西省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水平有待提高;卫生行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加速器质控检测的监督,定期开展加速器质控检测。
  • 医疗照射/论著
    翟曙光, 冯泽臣, 俞君, 朱维杰, 韩浚, 宋林, 张志彬, 白斌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开展北京市放射诊疗资源分布现状与集聚度分析,为合理统筹放射诊疗资源配置、制定政策、促进放射诊疗资源稳定发展与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19—2020年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数据,通过放射诊疗资源数量、平均服务量、资源构成等指标描述放射诊疗资源现状,借助集聚度指标评价北京市放射诊疗资源分布均衡程度。结果 三级医院放射诊断设备配备数量、服务人次及放射工作人员数最多;单台设备服务人次三级医院占比较大,且放射治疗、核医学服务集中于三级医院。三级医院的人力资源与设备服务压力均相对较大,一级医院主要承担放射诊断服务,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人均放射诊断服务量差别不大,三级医院核医学和放射治疗人均服务量显著高于二级医院。放射诊疗资源在城区集聚程度较大。结论 不同级别医院放射诊疗资源利用率存在明显差异,各区放射诊疗资源存在显著集聚现象,北京市放射诊疗资源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布不均衡、利用不充分问题。
  • 医疗照射/论著
    何丽娟, 张岭, 何廷贵, 殷春许, 胡稀, 梁保辉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仿真人体模型实验及蒙卡模拟,对于一种介入程序中患者入射及出射体表剂量、职业人员辐射剂量、DSA辐射场空间分布进行研究,旨在为患者皮肤损伤推断以及介入工作人员放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模拟实验中将岛津PBU-60人体模型作为患者,利用热释光剂量计对患者胸腹部入射及出射体表剂量进行测量实验;利用X/γ剂量率仪(型号为:AT1121)对DSA辐射场空间分布进行测量,并利用蒙特卡洛软件MCNP对其进行验证性的计算机模拟;同时对术中工作人员在不同站位、不同防护条件下的辐射剂量学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通过实验测量,表明在某一腹部介入程序PA照射情况下,每5 min介入透视操作将会给患者带来的最大皮肤剂量为18.62 mGy;通过蒙卡模拟及实验测量,表明DSA辐射场空间分布呈现出类似蝴蝶状分布,剂量分布与距离、角度相关;铅防护用品防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剂量率与铅当量呈指数衰减规律。结论 开展介入手术中患者皮肤剂量测量,对高剂量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十分必要。在介入手术中,若条件允许,医生应尽量避开剂量率偏高的站位;如手术需要,必须加强术者位和助手位的辐射防护。在床边铅防护用品和个人防护用品的双重保护下,可显著降低介入人员的受照剂量。
  • 医疗照射/论著
    郑海英, 陈伟, 邓东峥, 李蕴慧, 周郁潮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珠三角某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介入放射学的放射卫生现状。方法 通过采用全面普查的方法,选择该市截至2019年12月31日已开展介入治疗业务的所有医疗机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防护设施现状、环境辐射剂量、个体防护用品现状、职业健康监护现状。结果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该市7家医疗机构共有12台介入治疗设备,现有180名介入治疗从业人员。不同级别医院的介入治疗从业人员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级别医院的介入治疗的防护设施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甲医院介入治疗设备机房的周围辐射剂量高于二甲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级别医院的介入治疗个体防护用品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二甲医院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比例高于三甲医院(P < 0.01)。结论 该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介入治疗业务发展良好,加强对介入治疗申请辐射防护管理、积极开展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督促从业人员按要求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检查,可能有助于提高该市介入治疗的放射卫生防护水平。
  • 辐射监测/论著
  • 辐射监测/论著
    郑琪珊, 张燕, 郑森兴, 黄丽华, 刘佳, 冯丫娟, 王德男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宁德核电站30 km范围内和30 km范围外地区茶叶中90Sr放射性水平。方法 于2013—2018年期间采集宁德核电站30 km范围内和30 km范围外地区茶叶,参照HJ 815—2016《水和生物样品灰中锶-90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中二-(2-乙基已基)磷酸脂萃取色层法进行样品中90Sr-90Y的分离分析。结果 2013—2018年,宁德核电站30 km范围内茶叶中90Sr的放射性活度浓度测量范围为0.486~13.29 Bq/kg,30 km范围外茶叶中90Sr的放射性活度浓度测量范围为1.021~17.19 Bq/kg。结论 宁德核电站运行6年间,并未造成其周边茶叶90Sr放射性水平的提高。
  • 辐射监测/论著
    田坤, 夏冰, 王辉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开展2014—2019年济南市大明湖历下亭地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监测,了解大明湖地表水放射性环境质量现状。方法 每年于丰水期(3~6月)和枯水期(9~12月)在历下亭点位采集水样,经过蒸发、炭化、灰化等前处理过程后,制成样品源于低本底α、β计数器中测量。结果 2014—2019年大明湖历下亭地表水中总α放射性活度为0.030~0.066 Bq/L,均值为0.048 Bq/L,总β放射性活度为0.085~0.126 Bq/L,均值为0.102 Bq/L。结论 济南市大明湖历下亭地表水未受到放射性核素污染,对公众健康是安全的。
  • 辐射监测/论著
    李曼, 王恺, 王震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华北地区某医药工业园对周边环境中总α/β放射性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集2019年医药工业园周边地区环境样品,包括气溶胶、沉降灰、水井水、生物样品等,依据标准方法进行样品采集、处理,采用FYFS~400X低本底α、β放射性检测仪检测总α/β放射性水平。结果 2019年单月气溶胶中总α/β放射性水平分别为795~978 μBq/m31111~1304 μBq/m3,沉降灰中分别为29~34 Bq/m2、36~49 Bq/m2,水井中分别为0.120~0.235 Bq/L、0.126~0.343 Bq/L,蔬菜中分别为0.077~0.149 Bq/kg、100.2~219.4 Bq/kg,鸡肉中分别为0.171~0.581 Bq/kg、154~296 Bq/kg,猪肉中分别为0.147~0.376 Bq/kg、97~190 Bq/kg。结论 医药工业园周边环境中单月总α/β放射性水平气溶胶、沉降灰有季节性变化,水井水与生物样品无明显变化,需持续进行动态监测。
  • 辐射监测/论著
    王春红, 伍钊, 刘森林, 苗晓翔, 孙全富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我国吸烟人群因吸烟所致内照射剂量并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方法 收集并分析国内外香烟中210Po/210Pb辐射水平,推荐主流烟雾中210Po/210Pb份额,进行我国吸烟者因吸烟所致内照射剂量估算。结果 2015年中国15岁及以上成人现在吸烟者为3.2亿,日平均吸烟量为15.2支;按文献中香烟品牌数量加权的210Po /210Pb活度均值分别为28.2 mBq/支和39.3 mBq/支;在剂量估算中,210Po主流烟雾份额采用模拟装置和志愿者实验结果均值20%,210Pb主流烟雾份额采用模拟装置实验结果10%。根据我国日平均吸烟量和现在吸烟者人数估算的我国现在吸烟者年有效剂量为126 μSv·a-1,集体有效剂量为40746人·Sv。结论 我国香烟中210Po/210Pb含量约为其它国家香烟的2~3倍,但由于本文采用的主流烟雾份额和210Po/210Pb剂量转换系数不同于其它文献,所以本文估算的我国吸烟人员吸20支烟所受剂量低于部分国家。
  • 辐射监测/论著
    陈群, 杨小勇, 冯子雅, 马加一, 史晓东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田湾核电站周边的饮用水中总放射性本底水平。方法 根据原国家卫生计划委员会方案要求在田湾核电站周围开展枯水期、丰水期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监测,采集水样包括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及水库水。结果 2016—2018年共35个采样点监测水样200份。枯水期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分别为(0.038 ±0.033) Bq/L、(0.11 ±0.03) Bq/L,丰水期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分别为(0.038 ±0.024) Bq/L、(0.11 ±0.03) Bq/L。枯水期的水源水其他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年份的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距核电站不同距离的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田湾核电站周边的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应坚持定期、定点、持续开展监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放射性核素监测和放射生态学调查等研究。考虑到我国核电站周边人员密集,应加强人员的核应急培训。
  • 辐射监测/论著
    关蕾, 杨非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2016—2018年成都地区部分放射从业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异常结果进行分析,以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同类异常情况。方法 采用热释光测量法监测个人剂量,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8年异常剂量人次数基本持平,不同年份异常剂量人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从事诊断放射学的人员个人剂量异常人次最多,占75.96%;个人剂量异常原因居首位的是“个人剂量计曾经被留置于放射工作场所内”,占32.61%。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剂量计规范佩戴管理。
  • 辐射监测/论著
    杨莉, 王丽姣, 邵明刚, 孔凡璠, 王仲文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热释光测量系统的质量控制方法,验证热释光测量系统能否准确有效的用于环境辐射水平监测。方法 采取的环境辐射监测用热释光测量系统质量控制方法包括热释光测量系统的稳定性检验、热释光探测器的分散性筛选、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并与高气压电离室测量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读出器预热及测读过程中光源系数变化范围在0.070~0.073,稳定性符合使用要求;热释光探测器的χ2值为2.088,服从正态分布;热释光测量系统满足非线性响应、变异系数和能量响应的计量要求;热释光累积剂量测量结果与高气压电离室相比偏差最大-6.58%。结论 本实验室采取的质控措施可作为同类热释光测量系统的质控措施的参考;本实验室的热释光测量系统通过了各项检验,满足环境辐射累积剂量监测的使用要求。
  • 辐射监测/论著
    伏亚萍, 宋毅倩, 孙朋, 陈凌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拟分析矿渣及其建材的放射性水平,估算矿渣综合利用于建材所致居民的有效剂量,为合理利用矿渣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6 年矿渣产生量和综合利用于建材量的资料,以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矿渣及其建材放射性水平调查与检测的资料等。采用混凝土结构房间模型、室内建材中226Ra比活度推算平衡当量氡浓度的模式分别估算矿渣综合利用于建材所致居民的外照射和内照射剂量,进而估算居民年附加有效剂量和集体剂量。结果 矿渣中226Ra和232Th的含量相对较高,40K含量较低,矿渣水泥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较矿渣中明显降低;矿渣用于混凝土和水泥混合材料相对普通水泥住房导致公众附加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40 mSv·a−1和0.20 mSv·a−1,矿渣用于建材所致公众年附加集体剂量和50年集体剂量分别为3.87×103~1.84×104人·Sv 和1.94×105~9.20×105人·Sv。结论 矿渣综合利用于建材使居民附加有效剂量有所增加,利用某些矿渣生产建材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视;此外,矿渣综合利用于建材的方式、利用量、建材使用量等对其所致居民年附加有效剂量的影响也需关注。
  • 辐射安全/论著
  • 辐射安全/论著
    孙仲涛, 蒋以山, 张栋, 赵欣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开展对反应堆自然循环工况下抢修人员辐射安全研究,阐述反应堆舱应急抢修人员辐射防护方法,为应急抢修人员辐射防护和抢修时间控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针对反应堆自然循环工况下抢修人员辐射情况,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模拟计算,并结合自然循环工况下反应堆舱实验测量的辐射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 反应堆外照射模拟计算中子剂量率约为140 μSv/h,γ辐射剂量率为48 μSv/h,实验测量计算抢修人员在30 min堆舱内受到的有效剂量为2.2 mSv。结论 自然循环功率下进堆舱抢修,γ辐射对抢修人员危害大,但在不同的位置维修,防护重点又有不同;佩戴呼吸器,30 min轮流抢修的方式,对抢修人员是安全的。
  • 辐射安全/论著
    刘利英, 朱若凯, 周宁, 王哲, 陈以水, 刘永泉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2018年我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常规监测达到调查水平的原因,为行政部门正确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对周期剂量达到或超过1.25 mSv/周期的放射工作人员发放《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剂量核查登记表》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核查表53份102人次,回收47份95人次,回收率88.68%,有7人次未反馈核查表。有15人次15.79%人员受到实际照射,其中5人次放射诊断工作人员,曝光时未关闭防护门。有80人次84.21%未受到实际照射。结论 绝大部分达到调查水平的放射工作人员未受到实际照射。5人次放射诊断工作人员工作时未关闭防护门,受到异常照射。介入医学、核医学和工业移动探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受到异常照射的概率高。对未反馈的调查表进行可疑结果复核,年有效剂量均小于年剂量限值和审管水平。加强放射卫生防护监管,提高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意识,进一步改进介入医学、核医学、工业移动探伤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管理和防护条件。
  • 辐射安全/论著
    王硕, 拓飞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由核事故导致的食品中放射性污染受到广泛关注。国外对蘑菇浓集放射性核素已有大量研究,而我国目前关于蘑菇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及转移分布机理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蘑菇作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食品,研究表明其对放射性核素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因此开展蘑菇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研究对评估人体内照射剂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蘑菇中放射性核素的种类、蘑菇中放射性核素的转移分布研究方法,并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旨在为今后的基础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 辐射安全/论著
    马国学, 宋志艳, 赵广翠, 曾利萍, 高鹏, 黄微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运输监测是放射性物品运输过程中重要环节,涉及起运前、运输中及抵达后全过程,要做好运输监测工作,需要辐射监测机构积极参与,还需要做好放射性物品运输监测工作的监督。北京市是国内放射性物品集散地之一,监测工作量大,出具监测报告数量多,采用航空运输方式的货包数量占比较大,医用用途运输监测为主导。本文通过介绍放射性物品运输监测工作开展,并分析2006—2020年放射性物品运输监测情况,探讨监测工作中需关注问题及处理方式,为辐射监测工作机构开展监测工作及做好放射性物品运输管理提供思路。
  • 诊断与治疗/论著
  • 诊断与治疗/论著
    王金萍, 刘帅, 林伟枫, 惠涛涛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联合应用X线摄片及多种超声检查技术用于评价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诊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存在DDH风险因素的婴儿资料共148例296髋,采用Graf法分型,应用Harcke法评价关节稳定性,视分型予以Ottobock支具治疗。对支具治疗无效的病例应用髋人类位石膏固定,应用Novick方法观察头臼对位情况。经治婴儿1岁时复查X线摄片,评价髋关节发育。结果 初诊时按Graf分型Ⅰ型207髋、Ⅱ型76髋、D型3髋、Ⅲ型6髋、Ⅳ型4髋;按Harcke分型稳定248髋、松弛27髋、加压时脱位5髋、可复性脱位13髋、不可复脱位3髋。共治疗81髋,1岁时复查X线摄片发育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X线摄片联合3种超声方法可全面评价髋关节发育、精准诊断DDH,从而让更多婴幼儿获益。
  • 诊断与治疗/论著
    陈允志, 李文武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MSCT影像特征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s)病理危险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GISTs患者的MSCT表现,分析肿瘤的发病年龄、部位、肿瘤最大径、形态、生长方式、囊变坏死、有无钙化、瘤周脂肪间隙、强化方式、瘤周或瘤内血管、强化峰值所在期、有无转移以及Ki-67增殖指数与病理危险程度分级之间关系。结果 120例病例中分别有极低度和低度危险55例,中度危险28例,高度危险37例。不同危险程度GISTs在病变的部位、肿瘤最大径、形态、生长方式、囊变坏死、瘤周脂肪间隙、强化方式、瘤周或瘤内血管以及强化峰值所在期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05);Ki-67增殖指数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 < 0.05)。而不同危险度的GISTs在病变有无钙化及CT平扫、增强扫描(三期)CT值、强化峰值、Ap、Vp、Dp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不同危险度的GISTs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存在差异,且与病理危险程度分级具有密切关系,对GISTs的诊断、临床治疗方案制订及判断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 诊断与治疗/论著
    迟婧, 徐东风, 尹胜男, 丁宁, 赵雪文, 计一丁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双源CT超低管电压(70 kVp)联合FLASH的扫描技术在儿童鼻旁窦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80例临床怀疑鼻旁窦炎的患儿随机分成A、B两组,实验组(A组) 40例:管电压70 kVp,螺距3.0,所得数据采用迭代算法(SAFIRE) 重建;对照组(B组)40例:管电压80 kVp,螺距1.5,所得数据采用滤波反投影算法(FBP)重建。分析比较2组不同扫描方式的主、客观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包括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实验组的CTDIvol (mGy)、DLP (mGycm)和ED (mSv)较对照组显著降低(CTDIvol:0.39 ±0.004 vs 1.57 ±0.009 mGy,P < 0.001;DLP:6.31 ±0.52 vs 19.88 ±2.01 mGycm,P < 0.001;ED:0.024 ±0.005 vs 0.079 ±0.016 mSv,P < 0.001)。较对照组,试验组的图像噪声及SNR硬组织均有所增加,SNR软组织则有所下降。2名医师对2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超低管电压(70 kVp)联合FLASH扫描技术可明显降低儿童鼻旁窦CT扫描剂量,且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
  • 诊断与治疗/论著
    贺光辉, 张海清, 李新华, 丁文宇, 刘垒, 张勇, 熊雯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借助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分析比较对照组、糖尿病组、高血压病组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患者伴发脑内微出血(CMBs)的发生率及好发部位,探讨CMBs发病危险因素,以期为CMBs临床诊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搜集山东电力中心医院2019年5月—2020年10月神经内科住院非急性期病人174例 ,其中男性101例,女性73例,年龄45~89岁,平均年龄(72 ±5)岁。按病种分为4组: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高血压病组、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无高血压病及2型糖尿病)。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 SWI序列扫描,4组患者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统计4组患者CMBs发生率、数目、分布部位,分析比较4组患者CMBs的CT和SWI 影像学表现。结果 CT未发现患者脑内CMBs发病情况,SWI 影像学显示174例患者中有58例出现 CMBs(发生率33.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24例发生CMBs(发生率为57.1%),高血压组21例发生CMBs(发生率为46.7%),糖尿病组8例发生CMBs(发生率为22.2%),对照组5例发生CMBs(发生率为9.8%)。高血压病组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比对照组CMBs发生率明显增加(P < 0.05), 单纯糖尿病患者比对照组CMBs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CMBs发生率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 CT没有发现非急性期病人患者脑内CMBs发病情况,SWI能清晰显示入组患者CMBs情况,糖尿病导致CMBs增多的可能性较小, 高血压病与CMBs发生显著相关,高血压病或/和糖尿病患者伴发CMBs常见于基底节及丘脑部位,与脑淀粉样血管病不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 诊断与治疗/论著
    任秀红, 张梅芳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判断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9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患者90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胸部CT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在手术后对病灶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胸部CT和MRI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MRI扫描,灵敏度为88.73%,特异度为94.74%,阳性预测值为98.44%,阴性预测值为69.23%,高于胸部CT扫描的69.01%、52.63%、84.48%、31.25%。淋巴结转移分布中,胸中段最多,胸上段、胸中段、胸下段所占比例分别为26.67%、60.00%、13.33%,胸上段中最上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转移最多,胸中段气管旁、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最多,胸下段贲门旁、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最多,MRI诊断准确率高于胸部CT。结论 胸部CT、MRI均能够诊断出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MRI诊断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优于胸部CT,MRI在胸段淋巴结各部位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胸部CT,能够更清晰显示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 诊断与治疗/论著
    曾自力, 林锋, 谭勇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测量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探讨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对靶区和正常组织剂量学的影响。方法 利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测量30例直肠癌患者在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随机选择6例,在治疗计划系统中模拟患者治疗时体位的三维误差,重新计算剂量分布,分析相关靶区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参数,明确摆位误差对剂量学的影响。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在X、Y和Z 3个方向分别是(-0.82 ±2.67) mm、(0.42 ±2.91)mm和(0.47 ±1.64) mm。摆位误差L5、R7,G8、T5,B6、A4对PTV的D98%D95%D50%D2%HiCI,大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5时HI、G8时D2%、T5时D50%、B6时D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摆位误差L5、R7,G8、T5,B6、A4对正常组织小肠的DmaxD2%,膀胱、左股骨头和右股骨头的DmeanV50的影响,一半左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摆位误差降低了PTV的受照射剂量,均匀性、适形度变差,使靶区剂量达不到原计划水平;增加了正常组织小肠、膀胱、左股骨头和右股骨头的受照射剂量。
  • 专家解析
  • 专家解析
    王鑫淼, 王军平, 冉新泽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电离辐射引起的出血,涉及原因多,机制较复杂,救治困难;出血更是电离辐射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血小板异常、凝血障碍、血管受损等方面,综述了电离辐射出血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从出血程度、出血时间、出血部位等方面,阐述了电离辐射出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结合实验研究结果,提出了治疗电离辐射出血综合征的思路与可能途径,关键因素是尽快促进巨核细胞的恢复和快速产生血小板。
  • 书讯
  • 书讯
    王春宏, 陈娟, 陈春燕, 马小容
    2021, 30(4): 529-529.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书讯
    杨敏, 吴文艳
    2021, 30(4): 530-530.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